第一百零九章:劉備來信(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宮知道自己已失了信任,不禁淚流滿面,只是呂布雖信讒言,但一心忠義,自己卻如何忍心拂袖而去呢?
陳宮無奈,終日悶悶不樂。卻說這日,忽佔得一卦,小沛方向或有大因果,於是帶領數騎去小沛閒逛,忽見官道上塵沙四起,片刻間只見一使者快馬奔來,卻是朝小沛方向,陳宮暗想,此人當是大機緣,忙派人圍了這使者,喝問道:
“你是何人派來的?”
那使者原是劉備部下,如何不知陳宮,唐突之時卻沒想出個好理由,陳宮何等精明,一看便知其間必有內情,於是著人搜身,果然搜到劉備獻於曹操的信件,看了書後面現喜色道:
“果然是大機緣,真是天助吾主。”
於是連人帶書押往見呂布,呂布見狀自是不知陳宮意思,陳宮遞上信件道:
“此人是劉備使者,內藏密書一道,請主公過目。”
呂布手執書信,展開掃視一眼,不禁大怒,原來書信上說道:吾奉命欲圖呂布,敢不夙夜用心。但備兵微將少,不敢輕動。若丞相興大軍伐賊,備當為前驅。謹嚴兵整甲,專待鈞命。
呂布看罷氣得手顫心抖,一聲怒叫將書信甩在地上,不禁大罵曹操,越想越怒,不禁聚眾將議事,商議徵曹操之事。
陳宮聞呂布要徵曹操,沉聲道:
“主公,若討曹操現在還不是時機,不若先圖劉備,攘外必先安內。”
呂布聞言狠聲道:
“劉備小兒,數次算計於我,不殺此子,難解我心頭之恨,只是若我輕易出兵伐那劉備,恐曹操出兵相助,到時兩線作戰不好對付。”
陳宮沉吟不語,忽然看到旁邊的臧霸,道:
“不若我與臧將軍去叫泰山四寇為禍山東,以擾曹操,定可牽制曹操。兵貴神速,主公今日可領兵急徵劉備,料想用不多久便可摘下劉備小兒的頭顱。”
陳登父子對視一眼,均看出了對方的眼中的波瀾,兵貴神速,一語便佔了先機,如此連通知劉備的機會都沒有了,陳宮用計之深,可想而知。
一旁臧霸卻沒有看到陳氏父子的小舉動,聞言拍著胸脯道:
“主公放心,此事交在我身上。”
呂布平時遲疑少決,陳登正想對策,卻聽呂布已說道:
“就如公臺所言,你與臧霸速去,我領餘眾先解決了劉備小兒。”
說罷,似是自言自語道:
“劉備小兒,看你如何逃的出我的手掌。”
只見一個銅杯彭的一聲被捏成粉碎,酒水嘩嘩從手間流下。
陳宮、臧霸領命當日便去了泰山。
那泰山四寇分別是孫觀、吳敦、尹禮、昌稀。
此四寇與臧霸是舊識,臧霸當年遊歷泰山時,這四兄弟曾劫掠臧霸,不想臧霸本事卻是不弱,槍法了得,一條軟槍甩的出神入畫,將這四寇打得心服口服,便拜臧霸做了大哥。
後來,臧霸追隨陶謙時,這四寇聚眾以臧霸為帥共討黃巾,虧得這四寇,臧霸才打出了名堂。只是這四人無爭天下之心,受不得軍中之苦,便別了臧霸,在泰山做了賊首,故此未隨臧霸。
臧霸此去是為禍山東,此四寇正是求之不得,哪有拒人之理,所以這一路卻是順利的很,用不多時,山東便亂聲四起。
呂布又命張遼、高順取小沛,這二將為呂布手下最猛的將領。由於呂布對當年高順仍心有怨怒,所以平日也不怎麼用這高順,這次也用上了,可見對劉備之恨,何等切齒,又令宋憲、魏續西取汝穎,呂布自中軍接應三軍。
其餘兩路先且不提,單說高順、張遼,這路人馬引兵出了徐州直奔小沛,早有人報得劉備,劉備聞言大驚,知道走了訊息,忙聚眾將議事,孫乾道:
“可速派人去告急曹操求救。”
劉備環顧眾將,嘆聲道:
“只是不知何人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