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賈詡之策(第1/3頁)
章節報錯
中原初定,曹操便奏張繡做亂之事,他也知劉表惹不得,故此才奏張繡作亂,於是漢獻帝親送曹操出師南征張繡,又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其實曹操每次出城,只是請示一下獻帝便可,這次卻要獻帝下旨征討,當然大有說法。曹操也知張繡有劉表佑護,這天時是佔不了了,若要勝此一仗必須下合人和,方有一勝,於是才秉奏獻帝借這真龍之手先為義軍以增其人和之氣數。
但此番只是上合君王,不得不用心謀化,郭嘉獻計,下合民心,佔盡人和,方有一勝之機。
此時,許都上下都興起曹操之風,百姓對曹操奉為神明,想想也是,曹操使許都百姓免於戰亂,安居樂業,百姓殷實,卻是響應了黎民。
在這種情況下曹操方舉兵南征張繡。
行軍之時,曹操再三言明,此為義軍,不得擾民,不得踐踏小麥,違令者斬,所過州縣百姓皆是歡悅不已,百姓有夾道歡迎者,有送物特勞者,當真是上應君王,下合百姓。
曹操跨下神駒如著了魔般在田間踐踏,踩了無數麥田,曹操大驚,此時還有夾道歡迎的百姓,如今曹操自悔麵皮,若不處置,必損了不少氣運,當下眾皆不敢喧譁,曹操止住馬,沉吟片刻方道:
“喚主薄來。”
早有一文官上前,曹操道:
“今我犯法踐踏麥田,該當何罪?”
那主簿忙道:
“丞相怎可議罪?”
曹操心中暗道:你又怎知這天下之事,我若不罰,必失民心,卻失了人和,哪有勝算?當下道:
“我自知律法,如今卻自已觸犯,哪有不罰的道理?”
主簿抬頭看向曹操,卻不言語,曹操嘆道:
“踐踏麥田者,按律當誅!曹操今身處重法,亦應當誅!”
說罷,緩緩拔出倚天劍,便欲自刎。
眾將忙上前阻住曹操,許褚更是一把奪下寶劍道:
“丞相萬萬不可!”
當下也不口吃了,但他卻也說不出什麼言語勸阻曹操。
幸有郭嘉上前道:
“丞相,《春秋》有言:法不加於尊。丞相統領大軍,豈可自裁?”
許褚點頭道:
“先生說的極是!”
曹操聞言搖頭嘆道:
“我定的律法,而今卻執意不從,何以服眾?”
說罷又欲奪劍,許褚緊握其劍,曹操哪能動其分毫?
郭嘉知道若不見血是絕不能復其人和氣運的,上前便道:
“丞相,春秋中尚有此語,何況今日丞相雖處重法,但處罰者實為丞相坐騎,丞相,現在國家尚未平復,丞相怎能棄世?則百姓如何?可先處此馬。”
郭嘉言語頗有大義,自得人心,眾將皆點頭稱是,百姓中也有人勸阻曹操。
曹操聞言,手撫馬頭沉聲道:
“此馬名曰疾雲,自我起事時便隨我南征北討,已有多年,與我情同父子,今日卻觸犯重法,實於心不忍。”
說罷,曹操淚流滿面,想那疾雲乃是大宛良駒,極通人性,聞言,也雙眼通紅,眾人見狀都被其所感動,紛紛落淚,勸阻曹操不要殺馬。曹操不忍直視絕影,朝身後刀斧手擺了擺手:
“今既處罰,拉出去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