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陳宮是鐵桿的扶漢派,對於所有妄圖竄漢的賊子都視為仇敵,如今他認準了兩人,一是曹操,一個就是劉備,現在見時機這麼成熟忙給劉備下了記猛藥道:

“將軍,麵皮已經撕破了,不若乘劉備羽翼未豐,先除而後快。”

呂布一聽,有理,自己也隱有擔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於是攻城欲緊。

劉備在城內見了,沒了主意,急聚孫乾糜竺商議,現在劉備是要兵沒兵,要將沒將,謀士也就這兩人,孫乾道:

“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呂布前次殺得曹操幾欲喪命,徐州無功而返,曹操深恨之,不若棄城投曹操,借軍破了呂布。”

劉備聞言點頭稱是,道:“只是誰能率兵破圍而出?”

張飛本來因犯大錯而難以彌補,為此耿耿於懷,現在聞言忙道:

“小弟願死戰出城送信。”

劉備眼下也沒有辦法,嘆了口氣道:“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於是張飛為前營,關羽為後營,劉備自居於中營保護家小,趁夜突出小沛。後張遼來趕,被關羽擋住。

張遼與關羽私交頗好,初識之時便生熟識之感,這卻要先賣個乖,日後再提,二人卻有惺惺相惜之感,也並未為難關羽,只是應付了事,任他這一行離去。

呂布見奪了小沛,也不追趕劉備,料想他也無處安身,只是安穩小沛,招撫安民,讓高順鎮守。

劉備逃出小沛,領著殘軍在許都前下寨,便派孫乾入城來見曹操,將遭遇詳述了一遍,曹操看不破劉備,只當此人是個人才,不過他更看重的是劉備手下的關張,如今劉備來投,若是往日曹操也不見得會留下劉備,但今昔卻不同往日。

其實曹操還有一個原因,曹操在徐州西施墓中得了上古仙劍倚天和青鋼後,自信能將劉備留為己用,於是劉備來投欣然同意,將劉備奉為上賓,聽聞劉備說及呂布之事笑道:

“呂布,無義之輩,我當與賢弟合力除此逆賊。”

當日,曹操與劉備聚到深夜,才令其歸去。

當夜席間卻有荀彧作陪,荀彧也是善算之人,卻是獨獨算不出這劉備。

不過有種奇怪的感覺,恍惚間總覺得此人似曾相識,現在天下英雄,袁紹難任用賢人,未算有德,劉表雖然有德卻無爭天下之心,袁術狂妄自大,亦非有德之人,只這劉備倒有幾分賢德,且觀其面相野心不小,到是有幾分可能。

待劉備走後,荀彧道:“主公,我觀劉備,當世英雄,今不早圖,必為後患。”

曹操聞言眉頭一皺道:“你也認為劉備是當世英雄?”

荀彧聽曹操如此說,道:“主公英明,原來主公早已想到了,只是不知主公欲如何應對?”

曹操喃喃道:

“英雄?”

淡淡一笑卻未表態,荀彧知道曹操已有打算,只是不說而已。身為謀士點道及可,想及此節,便辭了出去。

不久,郭嘉入府,曹操將此事說了一遍,不過這鏡子並不是人,凡事都從證據說話,他算不出來這劉備,所以也不知劉備日後會怎樣,卻也知劉備是英雄,今日曹操問起,便道:

“不可。主公興義兵,為百姓除暴,為天下太平,仗信義以招俊傑,猶恐其不來;今玄德素有英雄之名,以窮途末路而來投奔,若殺他,是害賢良。天下智謀之士,聞而自疑,將裹足不前,主公何以除一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

曹操聞言大喜,他本無誅劉備之心,反有招攬之意,尤其是曹操深喜關張二將,更深知,若誅除劉備,則此二人將終生不為自己所用,於是曹操道:

“奉孝所言,深得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