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緩緩探入懷中取出一道清符,這清符做工極為巧妙,雖如普通符印一般也是用黃表紙所制,卻異常小巧。

張昭猶豫了片刻,還是拔出劍,雙指夾住清符,默唸口訣,將符印打入了孫策的劍中。那符印一入金剛劍,卻直接印入劍中,那符印入了劍中,只在符印打入處有一層淡淡的深色,若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到絲毫痕跡。張昭長吸一口氣,忽聽門外有腳步聲起,忙合上寶劍,喝了一大口香茗。

正好孫策走入書房中,看到張昭頭上微微泛著汗珠,也感覺屋內有些悶熱,當下也不懷疑道:

“先生,咱們走吧。”

張昭站起身來,幫孫策正了正衣冠道:

“將軍,連配劍都不帶就去打獵?如此魯猛早晚要出事。”

說罷,從牆上摘下配劍,其實孫策自有配劍,只是在外面奴婢手中,尚未取在手中。但張昭為自己將劍配上,當下自是不好拒絕,只得配上此劍。

遂領眾將同去孫家西山獵場打獵,孫策手下多是草猛豪客,這與孫策的豪爽性情不可謂不相關。

但顯然這與張昭的性格卻頗有差異,畢竟,孫策出身門第不好,孫堅並不是士大夫一系,出身草莽,本就被當局仕大夫所輕,並未入流,所以孫策入江東後多有反聲,孫策不得不行殺戮,穩定基業!

但,這與張昭的仁便差距甚遠了。

縱觀孫家諸子,唯孫權多有仁舉,善識人,且善用人。與孫策相比,頗得當世名士所青睞。

一路無話,眾將伴在左右直至西山獵場。

不表孫策西山圍獵,卻說許都。許都之中,郭嘉早已算得,若除孫策只在今日,哪敢怠慢?

西山獵場之中,眾將各顯神威,跨馬拉弦,追豹逐鹿,收穫頗豐。入了獵場片刻便各自散了開來,各自射獵,甚是盡歡。孫策身邊只有程普等人相伴,幾人相談甚歡,正聊間,忽見一頭麋鹿,孫策大笑謂眾人道:

“看我擒此鹿來!”

說罷,飛馬追出,程普幾人哈哈大笑,遠遠看孫策追鹿而去。

那鹿顯然感到了危險,撒腿轉身便跑。轉眼間便跑出程普幾人視野範圍,入了山林之中,程普幾人知孫策神勇定是無礙也不心急,只是閒談信步而行,一路上不時交談。

卻說孫策催馬追那麋鹿卻入了山林之中,一路行來,人煙漸少,麋鹿卻也自跟去了,不覺有些敗性,如何也不曾想到自己竟會失了獵物。正失落間,忽見前方立著三人持槍帶弓,孫策細眼觀看,但看三人著裝當數東吳兵馬,孫策也未在意隨口問道:

“汝等何人?”

那三人中有一帶頭者道:

“回將軍,小人乃韓當將軍麾下,在此射獵。”

孫策點了點頭道:

“你三人可看到只鹿從此經過?”

那士卒隨手一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