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服了那丹藥,傷勢已好。行至滑州地界,早有人報與滑州太守劉延,劉延為曹操手下大將,昔日關羽誅顏良斬文丑之時,劉延也在當場。

關羽,英雄人物,劉延對關羽自是深為敬重。

劉延能耐也自是有限。不知關羽來投奔袁紹,聽聞他來至滑州,忙引數十騎,出郭相迎。

關羽遠遠望去,見是故人,馬上欠身施禮道:

“太守別來無恙?”

劉延忙回禮道:

“將軍威名遍傳天下,今不知道將軍來此,欲往何處?”

關羽聞言也不推諉直言道:

“某如今辭了丞相,去尋家兄。”

劉延聞言一驚,他本以為關羽來此是來助陣官渡的,豈知卻是投奔劉備的,遲疑道:

“劉皇叔現下不是在袁紹處嗎?袁紹是丞相仇人,怎會容公去投敵?”

關羽道:

“昔日曾與丞相約定,故而丞相令某前去投奔。”

劉延聞言頗為猶豫道:

“將軍,可帶通關文蝶?”

關羽聞言暗歎自己糊塗,不由面露難色道:

“行的匆忙,不曾帶在身上。”

劉延聞言,眉頭不禁直皺。

劉延想攔關羽,卻真是有心無力。關羽的本事他是親眼所見的,跟那些道聽途說之人自是不能同日而語,他的恐懼也是猶為真實。

劉延有自知之名,知道就算自己想攔也攔不住,但若就這樣讓關羽走了,自己恐怕不好交差。劉延忽然想起夏侯惇,夏侯惇勇冠三軍,在他眼裡也是虎熊之將。他雖曾親眼目睹關羽支刀匹馬誅殺聞名河北的顏良文丑二將。

但夏侯惇也非是等閒,劉延在官渡也見過夏侯惇斬袁營數員上將。在劉延眼裡,夏侯惇的實力與關羽差不多是畫等號的,想及此處便道:

“將軍,今黃河渡口關隘,乃是夏侯惇部將秦琪據守。秦琪素有軍功,其叔又是名將蔡陽,恐不容將軍過關。”

關羽略一思忖便道:

“既如此,太守可否幫關某備下船隻,其餘諸事便無須將軍多慮了。”

劉延聞言忙推脫說:

“請恕劉延無禮,船隻雖有,不敢應付。”

關羽聞言怒道:

“前者我誅顏良斬文丑,亦曾與足下解厄。你我也算故交,今日求一渡船而不與,是什麼意思?”

劉延見關羽聲嚴厲色甚是兇猛,當即嚇得直冒冷汗,但他哪敢應允,只得道:

“將軍不要為難末將了,夏侯將軍要是知道我與將軍方便,必然加罪於我。夏侯將軍素來執法嚴厲,自會重罰,還望關將軍看在昔日舊交,放過小將吧?”

關羽知道劉延所言非虛,當即也不再勉強,只得催車仗前行向渡口而去。

不一日,一行人便到了黃河渡口。只見渡口處軍士列陣,旗門處一將跨馬走出旗門,但見此將頭戴攢金冠,身披流雲斗篷,肩上鎖子甲,手持一柄長刀,威風凜凜喝問道:

“來者何人?”

關羽聞那將言語不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