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陽長得老也便罷了,偏有督戰不力,關羽更是瞧不起,言語間自有怠慢之意。但關羽瞧不起人可就有為英雄之名了,所以蔡陽氣憤難平,便要與關羽戰上一陣。豈知關羽竟不屑與老將為戰,竟不與之一戰。

當時,關羽為中軍大帥,蔡陽強逼不得,只好忍讓。不過與關羽一戰的心思可就有了。後來蔡陽與夏侯惇講了此事,夏侯惇自是氣憤,所以牽頭要收拾關羽。

只是眼下,曹操既然話已出口不得為難關羽,他卻也沒辦法,暗想:不若讓遠在官渡防守的外甥秦琪給他點顏色看看。

關羽幾乎兵不血刃便平了汝南,蔡陽只聞其名,從未見其在疆場逞雄,哪知其本事,只道名不副實,心裡便盤算著如何給關羽個好看。

曹操哪知道蔡陽心中所想,拿出關羽信件暗自感懷道:

“雲長封金掛印,財賄難動其心,爵祿不移其志。此等品行吾深深敬佩,諸將當以其為榜樣啊。”

眾將聞言,更多有不平。曹操見眾將多有不平之色,略思片刻轉頭對張遼、徐晃道:

“文遠、公明,想他此行尚未走遠,我想再做個人情。你二人先行一步留住他,我隨後便至與他送行,再以路費徵袍贈之,或許……唉,你且去吧。”

眾將不想曹操竟如此肯花心思,均感嘆不已。說話間,張遼、徐晃便領命踏馬而去,曹操領數武將隨後緩緩而至。要知這關羽誅顏良,斬文丑,平汝南,封金掛印。二人因果已盡,但這送別情誼卻未曾報還。因這場造化,才為後來做了機緣。

且說張遼一騎先行,遠遠便見馬車在前,關羽橫刀在後壓陣。

原來,關羽所騎赤兔本受嫦娥之命,再伴關羽至死方休,所以還是如同壯年一般,只這馬車緩慢,故而張遼、徐晃卻還是追上來了。

關羽聽聞身後馬蹄聲起,遠見張遼、徐晃單騎而來,心中疑惑。看那張遼、徐晃只是身披佩劍卻未拿趁手兵刃,不似追殺狀。但身無一物卻也不像在行之人,心下遲疑,便吩咐下去令馬車先行,自己隨後便到。

甘糜二夫人對視一眼,眼見是張遼、徐晃單騎而來,當下心中遲疑。甘夫人自是知趣便道:

“二叔,我們在遠處的小樹林等你,還望二叔速速趕路。”

雲長點頭稱是,其神形自是恭敬有加。

卻說張遼、徐晃兩騎來至近前,關羽橫刀立馬高聲道:

“二位兄臺此來何意?莫非是要追關某回去?”

張遼忙勒馬道:

“雲長哪裡話,張遼怎肯加害雲長?我等趕你,只因丞相欲為你踐行。”

關羽聞言眉頭微皺道:

“既丞相來見,大丈夫,自當有始有終,丞相若欲以鐵騎阻,關某願決一死戰。”

一旁徐晃聞言道:

“雲長切勿多心,丞相非如你所想。”

如今相見,雖是物是人非,卻多少有些舊情,對張遼,關羽是敬他惜他,對徐晃,關羽則更多了些舊時情誼,所以聽徐晃這般一說,關羽不由點了點頭。

卻說三人談話,果見曹操領數十騎遠遠奔來,關羽見眾將皆未執兵器,始放下心來。

關羽見曹操進前,勒住僵繩橫刀跨馬,顯然是要與曹操保持一定距離,馬上施道:“謝丞相大恩,咱們就此別過吧。”

曹操見關羽此狀,也不好進前,不由傷懷,嘆了口氣道:

“雲長,你我雖是各為其主,私下裡我卻敬重雲長,雲長離去,何故匆忙?”

關羽道:

“故主今在河北,某既知之,不由不急,故拜書告辭,掛印封金,納還丞相,還望丞相勿忘昔日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