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車胄請來陳登商議,陳登聞言搖頭道:

“此舉大為不妥,劉備只是請回二位將軍。眼下袁術已然服誅,請回二位將軍乃是正理,並無不妥之處。而我們這樣卻只是猜測,劉備本是丞相心腹,若是除了,恐怕丞相見責;若不除之,我們可能被劉備反咬一口,以個犯上作亂的名義除了,反為不美。不若二位將軍即刻回許都將此事報於丞相,由丞相定奪。”

說罷,看向三人,三人聞言均覺陳登所言有理,於是,朱靈、路昭連夜回許都報信。

卻說二人回了許都見了曹操,備言其事,正巧荀彧也在曹府。曹操與荀彧對視一眼,均知此事非同小可,荀彧皺眉道:

“朱靈、路昭確是找對了人,不若由車胄設計圖謀,趁劉備不知丞相意圖之時,以有心算無心,一舉斬殺了這禍害。”

曹操聞言點了點頭:

“文若所言乃是正理!”

當下密書車胄,連夜送往徐州。

卻說車胄得了曹操文書,急與陳登商議,陳登道:

“如今有了曹公密詔,此事自是好辦。眼下劉備正在外招民,將軍可令人馬伏於甕城,假意迎他回城,待他入城之時,便令人亂刀殺之,而我在城上指揮弓弩手射住後軍,則大事可成!”

車胄聞言連連點頭,與陳登相視一笑。

此計卻是條妙計,劉備一眾人中,並無高人在側,均不善算。車胄已有心算無心下,任劉備如何英雄,手下如何武勇,也是難逃算計。當下,車胄安排一應事務。

不表車胄,卻說陳登。陳登雖出了毒計,但心中略有不忍,劉備宅心仁厚,與自己私交甚好,當下心中甚是苦悶。回府後,便與其父陳矽商議,陳圭不談此事卻反問道:

“元龍,天下大事你如何看?”

陳登略思片刻道:

“如今群雄割據,刀鋒四起,曹公挾天子以令諸侯,袁紹四世三公雄據四郡,孫策據三江險要,劉表坐擁江夏富足之地,劉璋居川蜀易守難攻,天下大勢,未可知也。”

陳圭聞言哈哈笑道:

“孩兒呀,天下大事,你講的不錯,卻獨獨露了劉備。”

陳登聞言一愣道:

“劉備雖是英雄,卻無立足之地,哪有用武之地啊?”

陳圭連連搖頭道:

“此人胸懷大志,絕非久居人下之人,只要有一足之地諸侯都不敢小覷。”說罷,陳矽望向陳登道:“現在玄德缺得正是這一足之地。”

陳登若有所悟,卻聽陳圭又道:

“孩兒呀,你功成在即,莫惹亂世,如今你師大仇已報,為父只望徐州國泰民安。曹操,當世奸雄,久後必亂。反觀劉備,此人定非池中之物,天心難測,將來撥亂反正禍在此人,你且幫他一幫,日後必有福報。”

陳登知陳矽久經世事,眼光甚是長遠,點頭道:

“父親果然用計深遠,孩兒謹聽父親教誨。”

陳登不敢耽擱,連夜策馬出營將此事密報於劉備。劉備聞言大驚,見陳登如此相待已對陳登更為感激,當下問計陳登,陳登笑答:

“以有心算無心,以將軍之才,自有辦法,陳登就不獻醜了。”

陳登之言自有算計,雖為明哲保身之計兩不相幫,卻是滴水不漏。無論誰人兵敗,陳登都能落個仗義的好名聲。

劉備果然未疑,點頭稱是,當下陳登離了劉備營寨,劉備急召關張孫糜一眾商議。

張飛聽劉備如是說早已大怒,提矛便道:

“大哥勿憂,待俺取了車胄那廝狗頭來見大哥。”

說罷,便提矛欲出,關羽忙攔住張飛道:

“三弟莫急,此非上策,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策,我有一計,可斬車胄。”

劉備聞言道:“卻是何計?”

關羽高深一笑,趴在劉備耳邊耳語良久。

劉備聞言笑道:

“妙!二弟此計甚好。”

說罷,轉過頭去,恨恨道:

“車胃小兒,看你如何逃得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