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易京大火沖天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公孫續情知此時求救兵必會被這張燕奚落一番,救兵求不到,反到是丟了麵皮,心念一動,大笑道:
“元帥多心了,家父雖被困易京。但我家經營易京已久,易京糧草充盈,城堅壁固,壕溝十道環繞。就算袁賊攻打十年也未必攻得進去,自是無礙,而家父近日又得曹公支援,如何算得虎落平陽呢?“
張燕聞言哦的一聲。張燕出身草莽,對當前時局卻是知之甚少,不過卻也算得上武林中人,卻也不是輕易好糊弄的,聞言緊問道:
“那賢侄來此所為何事?”
公孫續聞言道:
“聽聞袁公路曾用詭計殺了張牛角頭領,怎麼,張將軍不想報仇了嗎?”
提起張牛角,張燕本來沉穩的心不由掀起了波瀾。自己本欲助張牛角成道以報救命之恩。怎知恩人卻死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而自己空有一身本領卻無能為力,此為平生恨事。張燕聞言頓想起昔年張家之恩,狠狠道:
“此仇莫齒難忘。”
公孫續聞言笑道:
“若元帥肯聽我計,則袁紹必死無疑。”
張燕聞言道:
“但說無妨。”
公孫續見張燕已然動心,忙道:
“現易京已纏住袁紹多時,袁兵人困馬乏。若將軍此時領兵從後面襲擊袁紹,家父趁機殺出,前後夾攻。敵軍首尾難顧,袁紹何慮?到時到時四州之地,願於元帥共分之。”
張燕聞言哈哈大笑,一拍桌案猛的站起走到公孫續身前,公孫續頓時感到一股殺氣油然而生。一時間心中翻起無數個想法,不過最後終被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打消了――身在黑山,逃是逃不了,所以公孫續反到沒有動,強自鎮定的與張燕直視。
雖然只有幾秒鐘的時間,公孫續卻感覺比一輩子都久,不禁汗透衣背,只見張燕哈哈大笑拍了拍公孫續的肩膀道: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想不到賢侄小小年紀卻如此精於算計,果然虎父無犬子,好!既如此,我便領軍十萬與你共破袁賊。”
公孫續聞言大喜,正欲接話卻見張燕話鋒一轉道:
“只是此時正值冬季,不易出兵,此事卻是急不得。不若待至來年春天再發兵,一鼓作氣,共破袁賊,你看若何?”
公孫續聞言心頭一震,若是這樣,不知自己父親能否撐得住,此事當真十萬火急。抬眼看向張燕,只見張燕面上含笑,心中暗驚,方才自己內心波動,顯是被其所感。公孫續與其父公孫瓚在官場滾打數年,反應自是機敏,當即收了心神,哈哈笑道:
“就如元帥之言。”
張燕直視公孫續良久想看出他話間的真偽,卻哪看的出來?當即點了點頭。其實,張燕所言雖有試探公孫續之意,但冬季出兵本就麻煩多多,也並非然試探。
於是公孫續留在黑山等待張燕發兵,公孫瓚堅守易京,任袁紹如何罵陣攻打只是不出,甚是難攻。轉眼便至次年春,張燕本是心存一報前仇之心,也無所謂利用不利用。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看你的對手是誰。當即發兵十萬,前來滅袁。
聞聽急報,袁紹大驚,忙著眾將議事。
會議之中,眾謀士議論紛紛,卻誰也沒有個拿的定的主意,田豐環顧眾謀士笑道:
“主公勿驚,此真天賜良機!”
袁紹奇道:“何出此言?”
田豐一言,議事廳頓時寂靜無聲,都想聽聽田豐的天賜良機究竟是什麼。田豐淡淡一笑續道:“眼下易京難攻,此時正是時機!我軍雖兩面受敵,但敵人兩軍無法通訊。若兩軍失了聯絡,正可逐一擊破。”
田豐跟袁紹領兵多年,自是深諳兵伐之道,所言卻是深兵理。
袁紹聞言連道三個好,這才道:
“此計甚好,眾將聽令,嚴防邊界。天上地下,勿要走了敵人。”
此時逢紀卻道:“主公,張燕等人乃是一群草寇,不足為俱,只須分兵拒之便可。此時公孫瓚已是窮途末路,宜速攻!”
袁紹此時關了天眼最難決斷,聞言也覺有理,點了點頭。
沮授見狀,長身而起道:“主公,張燕雖是草寇,其十萬兵馬卻不可小視。且公孫瓚城池堅固,一時難以攻下。反倒張燕,若我軍先行以主力截擊,正可一舉殲滅,當先圖張燕方是正理。”
田豐見狀心中暗恨,每次有什麼事,袁紹帳下都是這麼熱鬧。他著實想不到,往日素有決斷的袁紹,怎麼變成如此猶豫不決?想必這些年在天庭受了不少磨難,正自暗思,卻聽得眾謀士紛紛高聲論斷,有如菜市一般,田豐感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