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得眾人高聲萬歲已然不悅,雖得曹操解釋,但曹操情急之下,馬頭躍過了自己的馬頭,這在漢獻帝的敏感內心中是不可容忍的。漢獻帝心中陰沉不定,面上卻笑著點了點頭道:

“曹愛卿忠心為漢,朕實為感動。”

他二人離眾臣相距頗遠,二人間的對話,別人哪聽得到?

實際上,眾臣遠遠望去,均多有誤解,只道是曹操正接受眾將歡呼,此正是董昭高明所在。果然,眾臣之中自有忠肝義膽之士,關雲長一身忠肝義膽,見皇帝受辱豈肯坐視,倒豎臥蠶眉,環睜丹鳳眼,手提青龍偃月刀,跨馬踏前,便欲誅殺曹操。

此時,關雲長離曹操不遠,以他之能要殺曹操易如反掌,但此時獻帝與曹操身後皆是曹操近臣,欲脫身而退卻也難了。

正此危時,劉備側頭正看到關羽催馬上前欲斬曹操,心中一急,忙凝住心神,青龍偃月刀自生感應,關羽方才看向劉備,但見劉備擺了擺手,關羽視之,不敢造次。

劉備雖在二人身後不遠,但他自知君臣有別,不敢踏前,因此也未聽到曹操所言。劉備何等樣人,早已看破漢獻帝心中有怨,正自隱忍,怕其年輕氣盛,忙跨馬上前獻媚道:

“丞相神技,世所罕見。”

曹操聞言,回頭看向劉備正色道:

“此天子洪福爾!”

說罷,不理劉備,與眾將射獵去了。當日圍場已罷,獻帝大宴群臣,宴畢,眾將散去,關羽對劉備道:

“大哥,曹賊欺君罔上,我欲殺其為民除害,兄長為何阻我?”

劉備沉聲道:

“賢弟,曹操與陛下只離一隻馬頭,且曹操周身盡是其心腹,我等投鼠忌器,恐傷了陛下萬金之軀。況此時諸侯紛爭,群雄並起,個個狼子野心,若此時曹操一死,天下必亂,賢弟切勿猛浪,要顧大局啊。”

關羽聞言,嘆道:

“今日不除曹賊,他日定成禍患!”

劉備點頭道:

“賢弟,此事不宜操之過急,須徐圖之。”

當即三兄弟有了除曹之心,卻不想,更有人深恨曹操。

獻帝回宮後,思及今日發生之事,不由踱到窗前獨思。此時,這個少年的臉上滿是剛毅,自其即位以來,先遭董卓之殃,後經李催,郭汜之亂,今得曹操迎賀許都,原以為其是社稷之臣,卻不承想又是個把執朝政的權臣。

想及此處,他的臉上寒霜四起,在淡淡的月光下,他的樣子格外恐怖,似乎從來沒有人見過這位少年會有如此可怕的一面。漢獻帝畢竟是真龍天子,有著真龍天子的高貴,豈容權臣如此欺辱?

獻帝的腦海中浮現出劉備的身影,今日見這位皇叔箭射白兔,果有手段,當是社稷之臣。而且此人畢竟是劉家人,只可惜官微言輕,沒有兵權,尚不能成事。

獻帝自思,滿朝文武皆是曹操宗族,若非皇親國戚,誰人可託?獻帝忽心念一動,想起董承,此人屢赴國難,且為國舅,官拜車騎將軍,頗有實權。

月光下,獻帝的臉上不由一變,想及自己左右均是曹操心腹,倘若事洩為禍不淺。思及此處,不由嘆息。

“陛下,何故嘆息?”

獻帝聞言忙回頭視之,回頭間,早已滿面含笑,細看之下竟是伏皇后。

伏皇后忙上前一步,走至獻帝近前低聲道:

“陛下不用瞞臣妾了,臣妾早聞許田圍獵之事,曹……”

獻帝聞言朝伏皇后搖了搖頭,伏皇后不再言語,默默站在獻帝身側。

漢獻帝一把攬過伏皇后,再抬眼間早已淚流滿面:“想不到我漢室江山四百年,到了我這一代,竟如此凋零倍受欺凌,本以為曹操是忠賢之人,今日未嘗,無禮已極,其心天下共知,久必有謀,可憐我夫婦不知死於何時。”

伏皇后聞言也知獻帝悲痛已極,不由悲從中來,道:

“滿朝公卿,竟無一人能救國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