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負面情緒一生,哪能抵敵得住,許褚三人往來衝突了三次,直殺穿敵營,方重新圓了陣腳,穩住陣營。眼見三將入了敵營竟如入羊群一般,李傕、郭汜不禁大驚,氣焰消退,心中通明,已然心生退意,只是礙於麵皮,不肯退去,否則如何統領這群西涼的鐵血男兒?

正此時,曹軍許褚陣前叫陣:“你...你...你們哪個...出...出...出來一戰!”

說完此句,脹得滿臉通紅。

西涼眾兵不由鬨然大笑,但李催知這矮漢,極是勇猛,不敢小覷。

西涼眾將中,自是不乏勇將,眼見許褚叫陣,李傕手下兩個侄子雙雙迎上前去,方要開口,豈知許褚早已惱怒眾兵笑話自己,見對方出來應戰,當下飛馬過去,一斧橫掃下去,西涼眾將,但見狂風驟起,如狂掃落葉一般,遠遠覺得勁風力量極大,當下大驚,想不到這貨如此勇猛。

而處於風口浪尖的李催兩個侄子卻更甚百倍,只覺這斧頭有若劈天蓋地一般,更有一股煞寒之氣透體而來,當下不敢大意,雙雙執槍護住要害,卻見那斧子攻擊範圍極廣,盡把二人包裹在內,不由心中一寒,只聽得咔嚓幾聲爆響,兩人身體已被砍成兩截。

啊!想此二子也是陣中高手,卻禁不起對方一斧,哪有不驚的?

西涼兵無不倒吸一口冷氣,一時間,鴉雀無聲。曹操見許褚大勝,此時士氣如虹,振臂一揮,曹軍如海水般湧向西涼軍。見曹軍中如此神將,西涼軍哪敢阻擋,一時間將西涼軍殺得無招架之力,望風而逃。這李傕、郭汜早生退意,此刻更被殺得心驚膽寒,哪還要臉上面皮,當下望西撒腿逃命。

待逃出數里,仍心有餘悸,二人想起賈詡所言,後悔不已,眼見天下已無容身之所,李催又要回去守門,還是郭汜精明,知若沒了李催自己少一助力,將來亦難成大事,拉住李催道,眼見人皇命格已被破去,何不坐觀天下成敗,尋找機會護得明主,立大功果,得大富貴。李催本就是無奈之舉,當下亦覺有理,便與郭汜商量,先行逃往山林落草去了。

曹操大勝,卻未曾料到二人如此膽小,也是二人命不該絕,竟逃得一命。當下,曹操引兵而回,為了顯示對獻帝的尊敬,只將兵屯於城外,卻不進城。

卻說楊奉、韓暹兩人見曹操手下兵將雲集,這兩人都是黃巾餘黨,雖救駕有功,卻不似董承一般,身為國舅,有皇帝稱號。

楊奉頗會相面,眼見這曹操非是久居人下之人,怎會容得他二人染指大權,早晚得被其弄死,還不如回大梁,免得遭了毒手。於是入奏天子,以誅李催、郭汜殘餘為由,引兵向大梁而去。

這日,獻帝派人召曹操前去議事,本來是很平常的事,但是這曹操這人有一個優點,愛才,他這愛才之心可真是造就了不少人。

現在他又發現了一員文臣,這位文臣雖不如二荀、郭嘉、賈詡幾人名氣大,但其智慧卻絕不下於此四人。

卻說曹操見這來使,眉清目秀,神采奕奕,在這大災之年,只要入得仕來,都躲不過食之大關,吃得少自然輕瘦,眼見連獻帝都瘦弱不堪,怎麼這個人還如此狀況,當下甚奇,便出口問道:“先生神采奕奕,是怎麼保養的?”

那天使答道:“回將軍,我亦無他法,只是一直淡食已有三十年了。”

曹操聞言點了點頭,便與之攀談,這才知此人正是正議郎董昭,乃濟陰定陶人,此人成名已久,之前追隨袁紹時,便已是赫赫之功。當年,袁紹與公孫瓚在界橋激戰,公孫瓚兵強,自有牆頭草隨風搖擺,鉅鹿太守李邵等人叛離袁紹投奔公孫瓚。袁紹派董昭去任鉅鹿太守,董昭到任後,便察覺有異,假傳袁紹的檄文,斬殺了圖謀不軌的郡中大姓孫伉等人,一郡皆兵,隨即安撫了鉅鹿郡,這種做法更是得到了袁紹的稱讚。

這時,魏郡太守慄攀被士兵殺害,袁紹又讓董昭去任魏郡太守。當時魏郡郡中大亂,人數上萬,派使者前來要求做買賣。董昭表面上答應,暗地裡使用離間計,並趁機征討,兩天內三傳捷報。

由此可見其謀,只因袁紹與張邈有矛盾,而董昭的弟弟還在張邈那裡,而袁紹身邊又少不得小人,所以袁紹聽信讒言,要治董昭的罪,董昭自早已算得,借見獻帝之名逃了出來,到了河內,卻被張楊攔住,張楊也知道董昭之名,本想留為己用,所以一直就留在了河內,這次迎獻帝,張楊來了,依理董昭自是也跟了過來。

曹操聽聞此人卻是董昭,忙離席到得近前道:“卻是聞名久矣啊,竟在此地相見。”

曹操知人善用,愛才至此,不成大業也是難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