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正色道:“奉先,此非為我一人!為的天下蒼生!”

呂布心知重任在肩,點了點,便引千餘騎飛奔出關,殺出一條血路,去尋關內諸侯以救國……王允看著呂布遠去的背影點了點頭,緩緩朝宮裡走去。

不說呂布、王允,單說四賊引兵進了長安,李郭等人所率西涼兵四處燒殺掠奪,很多老臣皆死於國難,這賊兵眼看便殺到了內庭,侍臣忙請天子上宣平門止亂,李郭等人望見黃蓋,只見隱有黃龍之勢,知這真龍天子福命未了,不敢得罪,加之這賈詡曾有言,奉朝庭以濟天下,所以見得黃蓋,幾人對視一眼,忙齊齊跪倒在地高呼萬歲,這獻帝年紀雖小也就是十二三歲卻畢竟是真龍也不驚也不慌,倚樓問道:

“眾卿不侯奏請,直入長安,意欲何為?”

李郭二人仰面奏道:“董太師乃社稷之臣,被這王允逆賊無端誅殺,臣等特來勤王,不敢造反。只要見了王允,臣等自會退兵。”

王允此時正在獻帝身旁,聞言奏道:“臣本為社稷,事已至此,陛下不必惜臣,以誤國事,臣請見二賊。”

獻帝仁德,自是分的清忠奸,只是此時兵至壕邊,已無可奈何,這王允緩緩轉身,獻帝一把抓住王允,王允再看之時,只見獻帝淚流滿面,王允淡然一笑道:“老臣再不能保護陛下了!陛下保重!”

按住獻帝的手,緩緩拉開,轉身自宣平門走下樓去,漢獻帝看著王允漸行漸遠的背影,淚眼模糊,自董卓入京以來,王允執政之時,實是獻帝最為安穩之時,而在獻帝眼裡,這位老者已遠非司徒那般簡單,只聽見王允在樓下大呼:“王允在此。”

只聽聲聲寶劍出鞘的刺鳴聲,這李傕郭汜一見王允,怒從中來,拔劍怒道:

“董太師何罪之有?”

雖然二人恨他切齒,但是二人久在人間,甚是精明,知道他畢竟是位列三公,必須要找個理由方能除掉。

只聽王允哈哈大笑道:“董賊之罪,彌天亙地,不可勝言,受死之日,舉國相慶,你等難道不知道嗎?”

郭汜聞言自知理虧恨恨道:“太師有罪,我等又有何罪,為何你要趕盡殺絕?”

王允大罵道:“逆賊何必多言,我王允今日為國而死,無話可說。”

漢獻帝聞言心中一緊,右手緊緊抓住龍攆:王允休矣!

宣平門下,王允之言果然激怒二賊,二賊手起將王允斬於樓下,心恨難解,便派手下兵卒將王允誅了九族,方才恨平。

獻帝知王允已死在樓上撫去臉上的淚痕,深吸口氣,朝樓下道:“王允既然已受誅,軍馬為何不退?”

李郭二人對視一眼道:“臣等有功王室,未蒙賜爵,故不敢退軍。”

獻帝聞言,心裡將這二賊祖宗十八代罵了個遍,又坦言道:“卿欲封何爵?”

這四人也不含糊,眼見大好時機,便各自寫上職銜獻上,獻帝無奈,只好將這四人依次封侯,四人方肯退去。

這四人都曾受恩於董卓,所以對董卓極有感情,不下於賈詡,於是尋回董卓屍首,不過董卓已被長安百姓糟蹋的支離破碎,只尋回了些零碎皮骨,眾人無奈只好以香木雕成形體,這才選 吉日下葬,可是臨葬之期,天降大雨,霹靂竟將棺材震開,再選日,還是如此,四人知道天命難為,這董卓已犯了天怒,只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