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大義凜然(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焉按族譜和他理定了一番,才知道劉備是自己的族侄。
自此以後叔侄相認,又是一番大歡喜,劉焉趕緊讓人設宴款待。
等到飲宴結束之後,在回去的路上,劉備卻皺眉不語。
張飛看他這般,不由得好奇道:“大哥,我看在那宴上,你和劉焉叔侄相認,其樂融融的。怎麼剛剛出來,便露出這番愁苦的表情。”
劉備小心看了看,見四下無人,這才放心的對張飛說道:“席間我觀察那劉焉,果然有豺狼之貌。雖說和我相談甚歡,但是難掩他眼中的那絲殺機。如果他不能順利得到這三千精銳,恐怕又要對我用其他計謀相害。就算是陰謀得逞,我也難免性命之憂。”
關羽聽劉備這麼說,看劉備這幅姿態,關羽心裡沒來由得一陣傲慢之心湧上心頭,“大哥放心,有我和三弟在,量他也不敢傷你分毫。”
張飛附和著:“二哥說的對!他沒有不良之心還好。如若不然,我們兄弟定然取他狗命!”
卻說劉備走後,本來歡喜的劉焉,立時面沉如水。
鄒靖看他這番神情,不由得拱手說道:“主公,我剛剛看你和那玄德,叔侄相認,其樂融融。怎麼他剛走,又做出了此番神態?”
劉焉嘆了口氣,臉上表情陰晴不定,“剛剛那般,只是為勢所迫,先穩住劉備罷了。我看他不是那種甘於久居人下之人。尤其是他那兩個兄弟,黑臉的一身煞氣,紅臉的更是有屠龍之勇。而劉備頗具龍鳳之姿,手下又有精兵猛將相隨,恐非國家之福啊!”
鄒靖早已經揣摩透了劉焉的心意,劉備畢竟是漢室宗親,劉姓天下,何來非國家之福,聽他這麼說,恐怕是是打起了劉備手下精兵強將的主意。
他面帶微笑對劉焉獻計道:“主公,不如我們將這三千精兵,分散開來,編入各個行伍之間。再送那關羽、張飛大量金銀珠寶,以奪其心。到時候這劉備孤身一人,又能成得了什麼大氣候。”
劉焉聽他所言,眼前一亮,點頭道:“此事就交由你全權處理,你依計行事便可。”
次日,鄒靖尋了個劉備三人不在的時刻,趁機到這軍營之中。要這三千精銳,打亂次序,重編行伍,安排到大軍之內。
眾軍士早已知道劉焉詭計,他們原本都是一些因為無法生活,想要殺官起義的百姓。此刻又見這些昏官,不思平亂安民,反而要先行陷害忠良,於是紛紛鼓譟起來。
“我等只因劉玄德仁義,方才追隨於他,投軍報效國家。我等只認仁義劉玄德,不識幽州劉太守!”
鄒靖見此,便要安排手下軍士進行彈壓。
突然看見不遠處的營帳旁,關羽、張飛不知何時已經立於帳前。兩人各自手握兵器,張飛如上古煞神,關羽眼睛微眯,不怒自威。
鄒靖見此大吃一驚,頭皮發麻,趕緊帶著手下的軍士匆匆離開,再也不想用金銀珠寶,來賄賂兩人的事了。
等他走後,劉備方從暗中走出。
這時有鄉人勸說道:“玄德公,這太守劉焉存心不良,你若獨身在外,恐怕他會加害與你。你還是在這軍中為好,我們誓死追隨,絕不讓他傷你一根寒毛。”
其他人紛紛附和:“確實如此,玄德公還是留在大軍之中為妙。”
“對,我等只認玄德公!若不是明公仁義,我等無依無靠之人,早已隨黃巾去了!”
劉備聽後向眾人深深一禮:“感謝父老鄉親維護,但他畢竟是一州太守,他相招我若不去,恐又生出許多事端來。”
這時關羽上前說道:“大哥也不必心憂,以後我便跟隨大哥左右,讓三弟鎮守中軍。倘若我們都不能活著回來,便讓三弟領兵為我們報仇!”
張飛聽關羽這麼說,大聲吆喝到:“二哥說得沒錯,就按他的計策辦!一旦他對你們有所加害,我就引兵殺之,然後自殺以踐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