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起來,四月就藉口身體燥熱減少了出門次數。

四月不出門,跟蹤調查就只能擱置。

玉音懷疑,四月是不是知道了自己的計劃安排。否則如何解釋原本三五天就要出門一趟的人,如今十天半月都不出去一趟。

茯苓找機會詢問:“袁姑娘不出門走動走動嗎?”

“熱!身體變得沉重,還是養著吧。”

“可是……外面更有趣,也更好玩。”

當然好玩。每次出府,將他們安置在租住的小院子裡面,四月都會給一筆錢讓他們消費。然後她才能獨自行動。

四月望著窗戶外面,午後蟬鳴吵得人耳朵嗡嗡響。

已經是六月,按照上一世的時間線,很快京城就會傳來噩耗。

天子不行了!

……

京城!

天子迴光返照,宣國舅爺進宮覲見,託孤。

“朕命不久矣,太子就交給大將軍!”

吳大將軍跪在床榻前,眼淚模糊。去年,陛下惱了國舅爺,罷免了他的大將軍職務。今兒又下旨,官復原職。

“陛下莫要說這樣的話,陛下吉人自有天相,一定能好起來。”

“朕時日不多,莫要讓朕走得不安。等朕走了後,不要和朝中起衝突,雙方儘可能坐下來好好商量。章肅人雖獨,但素有威望,領兵作戰也是一把好手,你要和他好好相處,共同輔佐太子。”

吳大將軍連連點頭,緊接著又問道:“皇后那邊……”

本朝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幼子登基,應由太后聽政。

一旦天子過世,皇后就變成了太后。該不該讓皇后出面聽政,儘管是他的親妹子,吳大將軍心裡頭也有點拿捏不準。

只因為他很清楚,皇后的脾氣性格有些古怪,倔起來誰都勸不動,耳根軟起來但凡說點好聽的話,凡事都好商量。且,皇后對宮中內侍頗為信任看重。

吳大將軍當年也是靠著內侍幫襯,才逐漸在朝中站穩腳跟。但他發達了,為了名譽,為了討好士林,他選擇背棄內侍。

一旦皇后同內侍結合,他這個國舅爺夾在中間可不好做啊。

雖說,門閥士族並不接納他,士林對他也是嘲諷居多。但他還還沒下定決心要背叛文臣武將,再次站到內侍這一頭。

說到底,關鍵還是皇后的意見。

至於太子,一個十來歲的小娃娃,他的意見不重要。

“皇后那裡,朕會安排。你不必過分在意皇后的想法。一切以太子為重,以江山社稷為重。朕離去後,一切簡便辦理,不可鋪張浪費。另,且不可讓齊遊,孫牟二人繼續留在京城。務必將二人驅趕回鄉。若是齊遊派人遊說你,不可給他機會。你能否做到?”

“陛下放心,臣一定將齊遊,孫牟二人驅趕出京。不許他們禍亂超綱。”

“甚好!”

天子心滿意足。

三日後,六月十八,天子駕崩,天下悲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