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壽宴在即,京城愈發熱鬧。

但凡是能跟京城搭上關係的各地官員,早早地就派人將賀禮送到了京城,而各地的藩王也趁此機會入京。

蜀地與京城相隔數千裡,縱然走了水路,也需花上一個月的功夫。

而封地在南嶺的雍王,也是一路奔波。

蜀王與雍王來京的訊息迅速傳入各家各戶,京城也隨之戒嚴,京郊的幾處軍營中,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舅舅已經十幾日沒回家了。」

顧寧撐著下巴,憂愁的看著窗外。

大長公主臉色不變,將這幾日從各地蒐集來的情報匯聚在一處,偶爾抽出心神回她一句:「蜀王跟雍王進京,太后是高興了,可其他人……」

顧寧湊到大長公主身邊,目光在她手中的信上流轉。

大長公主也沒避開她,將早已整理好的信全都交到了她的手上:「這段日子你也懂事許多,是時候明白朝中局勢了。」

「蜀王與雍王跟皇上一母同胞,但皇上一登基,就命兩人前去就藩,你可知這是為何?」

這還不簡單!

顧寧自通道:「定是擔心他們謀反。」

「不錯。」大長公主輕輕點頭,「也正是因為如此,皇上對他們的到來十分提防,你舅舅必須要留在軍營。」

聞言,顧寧鼓起臉頰,悶悶不樂地戳了戳這些信。

舅舅去就算了,為何謝宴也要跟著一塊去?

她這幾日沒見著謝宴,氣運始終保持在40,這點氣運,可無法使用系統的功能。

大長公主輕輕地瞥了眼她:「我看你關心你舅舅是假,想要見謝宴才是真。」

顧寧輕咳一聲,很是誠懇:「怎麼可能?我才不會想謝宴呢!」

「最好是這樣。」大長公主沒好氣地拍了拍她的腦袋,「謝宴去軍營是有要事在身。」

顧寧不可置否的點了點頭,但下一刻,福至心靈,一個念頭自她心中浮現。

「祖母!」顧寧朝著大長公主眨了眨眼,「你們是不是要趁著兩個藩王入京的時候,做些小動作。」

「什麼都瞞不過你這雙眼睛。」大長公主輕笑了幾聲,「的確是有些事情要辦。」

見她神情輕鬆,顧寧倒也沒多想。

自家外祖母可是個能人,她既然這麼輕鬆,那這籌謀十有八九能成。

想到這,顧寧眼珠子轉了轉,扯動了大長公主的衣角:「外祖母,我有件事想要請您幫忙。」

「你放心。」大長公主親暱地颳了刮她的鼻尖,笑道,「那些茶樓我都派人去了,一定能讓你的那個話本宣揚出去,務必傳入顧致遠的耳中。」

顧寧抱著大長公主的手臂,笑眯眯道:「外祖母果然厲害!」

與此同時,幾大茶樓紛紛說起了一個話本。

「話說那日公主招婿時,一眼就看中了探花郎劉旭,那劉旭生得俊朗,端的是君子之風,與公主成婚,那是一出才子配佳人的佳話!可不曾想,劉旭在與公主成婚前,就已經與一個鄉野女子結為夫妻,還生下了一個孩子!」

說書先生一張嘴,滿座便熱鬧起來。

品著今日的話本,怎麼越聽越像是在哪聽過呢?

「這說的不就是安陽郡主跟顧探花嗎!」

「當初安陽郡主相中顧探花的時候,你們茶樓也說過這樣的話本!越聽越想啊這是!咱們楚國幾朝幾代,也就只有這顧探花與皇室宗親成婚!」

「就是!聽說安陽郡主也是一眼就相中了顧探花,別說,那年進士遊街時我也見過顧探花,生得是玉樹臨風,難怪安陽郡主會看上他!」

這些人說笑著,卻又人察覺到了其中的異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