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馬趁著夜色,疾馳在前往江南的官道上。

彼時的江寧,已恢復了往日的繁華。

各地堤壩早已加固,除去明州、潤州兩地外,皆未受到洪水侵襲。

而湧來江寧的難民,在不知不覺間,也如洪水一樣退去,街頭只零星的有幾個難民的身影。

坐在前廳的楚雲逸,正溫和地同大長公主說著自己應對難民的措施。

顧寧坐在一旁,看似是把玩著手中的茶杯,實則早已豎起了一雙耳朵,不肯錯過楚雲逸說的每一句話。

“我早已派人去其他州府送了訊息,江南各地,皆能接納難民,如今看來,此項舉措的確對難民大有益處。”

嘁!

顧寧暗暗翻了個白眼。

這幾日楚雲逸忙著與陳家勾搭,定沒有親自去安置難民,不然的話,他也不會愚蠢至此,連難民的去向都不清楚。

就連她都知道,那些難民紛紛流去了西北邊境。

只是,所有人都沒將這些事放在心上,他們全然沒有料到,這一群數以萬計的難民,已經被一人掌握在了手中。

想到這,顧寧暗戳戳地看了眼大長公主。

只見大長公主點了點頭,欣賞道:“這件事你做得不錯,待回京後,想必皇上也會嘉獎於你。”

“不。”楚雲逸斷然拒絕了大長公主的提議,他神情鄭重道,“姑祖母,說到底,能避免這一場災害,是因為寧兒出資修築加固的那些堤壩,這份功勞,應該給寧兒!”

聞言,顧寧坐直了身子。

哦豁!還能有這好處?

她倒是沒想到,自己以退為進,故意設下的局,竟能讓楚雲逸主動將這樣一份大功勞送給她!

此時,大長公主瞥了眼她,暗含警告。

顧寧見狀,當即又挪開了視線。

“寧兒不過是一介女流,怎麼擔得起這份功勞?”大長公主搖了搖頭,婉拒了此事。

然而此話一出,楚雲逸的一顆心反倒是懸了起來。

上次徐卿卿一事,已是讓他與裴家的關係出現了一道裂縫,若再不加緊修補,這兵權又怎能落到他的手上?

思來想去,大長公主最是看重顧寧,唯有從顧寧身上下手最好。

但這些日子以來,顧寧閉門不出,一聽是他上門,更是避而不見,彷彿那個對他滿眼痴念的女人都是他的空想。

正因如此,他才會提及今日一事,試圖討好顧寧。

這份功勞,即便是他都眼紅,為何偏偏大長公主不願意讓顧寧接下?

“姑祖母,寧兒為了此次水患所做的努力,我們都看在眼裡,她自然擔得起!”

大長公主幽幽道:“擔不擔得起,還是得看皇上。”

楚雲逸心中一驚,他總覺得大長公主話中有話。

就在這時,顧寧嬌氣的蹙起眉頭,不滿道:“外祖母,我可是將我所有的私房錢都拿出去了,為何擔不起這份功勞?皇伯父那樣喜歡我,定會嘉獎於我的!”

她滿心滿眼都是對皇帝的孺慕,這讓楚雲逸放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