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關注度這麼高,原因無他。

近一年來,先於幽州激戰,大破叛軍數座城池。

後行千里,不懼前路危險,幫助公孫瓚脫離了烏桓人之兵圍。

再之後,同孟益、公孫瓚、劉虞等各路人馬一道,大敗丘力居!

至高唐時,於高唐治下,人走時,百姓百里送別。

再下陳留,往琅琊任上,屢破盜匪……

這一件件事下,普通官吏,一年內能做一件,足以名揚天下,受人推崇。

劉備倒好,短短一年內,一人率著眾兄弟,便做了這麼多!

更重要在於,劉備還帶著“大漢宗室”這個光環,同劉岱一樣,以宗室身份,參與其中,使得各路討董聯軍,更加張顯大義。

在劉備身後,既然是會盟,必然要將自家兄弟,帶過來一起亮亮相。

遂而關羽、張飛、趙雲等人,因跟在劉備後面,也都吸引了不少目光。

尤其正在同兗州此事劉岱相談的曹操,雙目看向關羽那一刻,移都移不開了。

劉岱離得近些,正是能聽到曹操不斷呢喃道:當真好漢子!若有此人相助,我曹孟德何愁大事不成!

等曹操雙目,艱難地由關羽身上離開,看向後側的典韋、許諸時,那雙眸子,再度一亮,這次他感覺到劉岱目光古怪的盯著他,故收斂不少,心道:這兩位將領,看起來頗為不凡,應當屬於勇武之悍將也!卻不知比得上我家妙才乎?

表字“妙才”之人,正是夏侯淵,夏侯淵以力過人,一直深受曹操器重。

上次於袁紹營帳之內,曹操沒有帶著夏侯淵,這次會盟,同樣如此。

袁紹會藏拙,劉備也會常做,曹操生性多疑,豈不會如此?

在看向劉備身後其他將領後,曹操逐漸冷靜了下來。

放在昨日,他還同曹洪、曹仁、夏侯惇等人商議,看能不能將劉備拉到身邊,一起成大事。

但現在,看過劉備展露之部分實力後,他心中這念頭,頓時就消散了。

無他,劉備手下其他部從不知道,但以眼前展露的這些,就已經是討董聯軍中,極為靠近之部。

他曹操顯然拉攏不過來!

隨之,曹操帶來的是濃濃好奇:劉大耳,劉玄德,是從何處召到這般將領?

在兩年之前,其於冀州,左右從戰,隨波逐流,還沒有展露頭角。

即便是十多年前,於雒陽初見面時,二人交集之少,且以當時,於他感受,這劉大耳似乎除了能說會道,別無其他優點!

這個困惑只是一閃而逝。

正當曹操準備上前同劉備打招呼時,發現七八個人,竟是一窩蜂地,先一步上前,比他還要快一步。

“玄德,你可算來了,我等於此,可是等候多時!”

率先與劉備打招呼之人,不是旁人,正是好朋友公孫瓚。

公孫瓚是個死要面子之人,這不,當日於此安營紮寨,所選之地,正是靠近各路人馬核心之所,距離不遠處,正是現在眾人所處之地,乃袁紹之大帳。

其定然是于軍帳內無聊,一聽到袁紹相召議事,即火速趕來。

劉備忙與公孫瓚見禮,便見上次陶謙,且是主動攀談道:“玄德今次所帶之部眾多,於討伐董賊之中,必能佔據主動,同我等贏得大勝!”

實於來到營帳次日,劉備就有尋到陶謙,專門拜望。

畢竟,陶謙於漢末,待他還是不錯的。不過,陶謙性格之上,人皆知之乃是一個老好人,然於實際相處中,劉備發現,陶謙頗為不簡單,且極具戰略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