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三品武將之爭鬥,實際不止是劉備。

戰場之上,無數普通軍將,也抬頭看去,目露驚恐之色。

反倒是普通兵士,來不及觀看,紛紛向兩側逃離。

“將軍快看,公孫將軍先一步出手了,這一矛槊威力好大,那塊巨石,竟是被震飛了!”

田豫在劉備一邊,揮舞著劍,以護衛劉備間,滿目帶著興奮道。

到底是血氣男兒,在熟悉戰場環境後,也可能是受劉備影響,田豫廝殺起來,隱有猛將之姿。

手起劍落,即有敵軍斃命。

而方才與一個同境界的烏桓小將爭鬥,除了初期不算適應外,田豫越戰越猛。

劉備雙劍揮舞中,視線漸漸轉移到田豫臉上,笑道:“國讓,你且隨我作戰數場,於戰場磨礪下,也當突破了!

而如伯圭,能有今日戰力,以超乎人力之態,也是因之常於生死中頓悟。

國讓,另當記上一句話,我等為將者,遇敵莫要召集,當有勇者之心。”

忽然,一陣熟悉吼聲入耳,劉備轉頭一看,臉上笑容愈盛,道:“看到遠方乎!

翼德等率騎兵已至,伯圭即已攔住敵軍大將,我等便破此中之部!

殺!”

左邊關羽,右邊趙雲,也都被劉備這具話語,給激起了鬥志。

以劉備為先,幾人護送糧草,全部漢軍,則跟著劉備身後大旗,如同利刃割野草般,向前推進,以向本部人馬匯合。

正同公孫瓚酣戰的南蘭玉,見此,心神難免受到影響,加上張舉之死,於張舉所領漢人,影響甚大,之前本趁亂結成的軍陣,因內部之混亂,竟先出現了崩裂。

可到了他們這等高境界,想要於戰場上,勝了對方,拿下其人首級,百招之內,如何見分曉?

之前還揚言奪取公孫瓚首級,此時之如南蘭玉難免有率部突圍撤退之心。

本方士氣已落,隨著漢軍騎兵到來,頹勢會越來越明顯。

“該死,不虧是馳騁遼東之白馬義從,速度竟也是這般迅敏!”

南蘭玉正感心急,公孫瓚瞅準實際,又是一矛槊過去。

強強對決,一個破綻,即能危急性命,南蘭玉身體且覺危急下,向後一偏,才勉強錯過這致命危急。

他並不知道,真正的危機,也可以說烏桓人之大危機,並給來自於面前的公孫瓚和劉備,而是後方徐無。

距離戰場十里外。

中郎將孟益,以大將王虎為先鋒,率領四千猛卒,另有數百騎兵,正追擊而來。

目的,正是為了拖住張舉和南蘭玉之部。

距離大將王虎所率部不遠,孟益親率的近萬人,正分三個方向,往令支趕來。

在昨日收到公孫瓚和劉備,使斥候所傳軍報後,孟益便知曉。

此番機會,乃是難得覆滅丘力居主力,給烏桓部落以痛擊的取勝之戰。

一旦勝之,將有利挫敗叛軍士氣,並對接下來幽州穩定安寧,至關重要。

故於此,孟益除讓傷員,另有各處義卒,聯合部分朝廷軍以駐守徐無,他親率剩餘的所有精兵來戰,以贏得幽州平叛之戰的絕對勝利。

本以為時間上會趕不上,以公孫瓚和劉備將視線放在令支,會讓張舉等叛軍繞路逃脫,但沒想到前方斥候傳報,前方正遭遇大戰!

毫無疑問,公孫瓚和劉備部,審時度勢,已然先發制人!

訊息飛速傳來後,孟益二話不說,給王虎去信,讓之丟棄重甲,以迅速向前進發,好協助前方漢軍人馬。

大將王虎,這才飛速趕來。

知曉前面不遠處,即是戰場,王虎乃好戰之將,竟是領著百餘名騎兵,先做衝殺,身後步卒,由副將所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