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物是人非(第1/2頁)
章節報錯
樓桑,地處涿縣縣城東南十二里。
於涿郡聽去,並不算小地方。
此處乃是涿縣豪族劉氏,也是劉備老家所在。
夜幕下的樓桑,漆黑一片,也只有天空的月亮與星辰,撒下暗淡光芒。
劉備帶領十餘名親卒,打著火把騎馬歸來樓桑時,本地的家戶,皆熄燈睡下。
而自黃巾之亂,北方諸州郡受黃巾軍所襲擾,擔心戰火燒到自己身上,一些家戶,拖家帶口的南下避難者,不在少數。
遂而,當劉備走在熟悉又陌生的鄉道,看向兩側不少年久失修的房舍,並無意外,只是內心多生物是人非之感。
到了樓桑集鎮所在,一直往西北方向而去,拐過一個彎道,能看到一顆拔地而起的大槐樹,緊鄰大槐樹之破落小院,那就是劉備故居。
十年前,蓋因母親病逝,家中剩下他一人,生活艱苦之時,劉備就曾在這處小院內,編制草鞋,每逢遇市場時,會往集市售賣,以換取一些生計花費錢財。
自然,算上父母留下之家資,還有叔父劉子敬、劉元起之資助,劉備生活本不該如此落魄,何況家中還有幾畝田地可做耕種。
但劉備平時花錢大手大腳,年少時,亦少不了攀比之心,喜歡華麗衣服,加上市井一眾狐朋狗友,常做聚會,花費便是多了起來。
實際上,也多虧市井這些朋友,還有親族之幫助,才能讓他往雒陽遊學,並於盧植門下,求學一段時間,由此而結識公孫瓚等人。
於外那些年,讓劉備長了不少見識,一些習慣,自是有所改變。
而今再次回到家舍,望向那簡陋的茅草屋,還有院中間的石桌,劉備思緒萬千,他本人於內心,實更佩服“劉備”。
試問一句,生於這個時代,他能比他做得更好嗎?
推開院舍小門,劉備便是回到了自己家中,家宅雖破,但到底是家。
當他走向院內石桌,下意識摸了摸,竟發現沒有落下灰塵,可見是有人幫他打掃過了。
許是某位親戚或是鄰居吧!
他搖了搖頭,然後看向親卒道:“你等也都進來歇息一二!”
這次歸家,劉備只是打算看上一眼,然後往後山的祖墳處,為那早逝的父母,燒些紙錢,了卻心中一些念想。
這邊正好推開那陳舊的木門,還沒來得及邁步進去,一道聲音,忽然從黑暗中傳來。
“是郎君回來了嗎?”
這道聲音,於劉備記憶中有些熟悉。
他轉身,拿著火把望去。而左右的親卒,早就舉起刀矛護衛於左右。
當看向那人時,劉備終於是找到了熟悉的記憶:“你是老鄭,叔父家的門房?”
那人年有五旬,留著稀疏鬍鬚,正是劉備三叔父劉元起家中門僕。
他眯著眼看向劉備及周圍兵士,初時有些害怕,在劉備認出來之後,喜道:“正是小人,郎君可算是回來了,自當年郎君於縣中招攬人手,而抵抗那些黃巾賊,已有四年時間了。
四年吶,家中主人攜主母等人,因擔心那黃巾賊殺來,帶著小郎等人,南下避難去了,也就在郎君你率部離開涿縣不久。
也就在去歲時,於家中有來過一封信,往後也就沒來了。”
原來三叔劉元起已經離家。
劉備心中一嘆,要問家族中,誰於他的幫助最大,無疑是這三叔,而三叔母也是個刀子嘴豆腐心之人。
他本人自召集郡中義軍,以加入打擊黃巾軍隊伍之後,時少有於家中來信,畢竟處於老家樓桑,沒有太多牽掛之人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