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藐姑射之山(第1/2頁)
章節報錯
話說那一年中書令張華往葛玄府尋求把金鳳弄到太極宮屋頂的辦法。葛玄想了想,說道:“有倒是有一個辦法,只是太笨了些。”
張茂先急了:“我的天師啊,都什麼時候了,就是再笨的法子,管用就行嘞!”
“說來也簡單,你找幾個人把這鳳凰抬上去就行咯!”
張華本來是城府深沉的人,此時病急亂投醫,聽了葛玄這話差點要跳腳,口不擇言地道:“我的老天師喲!老弟大半夜跑你家來可不是請你消遣來的!”
葛玄微微一笑:“茂先老弟向來疏於政事,每天埋首於書簡之中,窮數十年之精力,哥哥終於有點小小領悟。”
聽了這話,張華即便再焦躁,也悟出老夫子似乎有什麼得意研究發現,遂趕忙站起,深深作揖:“請夫子指教!”
葛玄擺了擺手,等坐下才說道:“茂先,我問你,這世上,可有神仙嗎?”
張華愣了半天,方才撥浪鼓似的搖頭:“不知道。”
葛玄微微一笑,輕捋白鬚:“老頭,你裝傻扮痴一世,在我這就省省吧。”
“聽說啊,琅琊于吉,廬江左元放,都有神鬼莫測的能耐……”
此時月正當空,葛玄緩步踱到窗前,舉首望天。葛玄本來就長得高大,耄耋之年,身軀依然挺拔,月光在地上劃出一道長長的影子。
“於神仙我沒有親眼見過,聽說醫術精湛,經常濟世救人。後來不容於孫策,有人說他被孫策殺了,有人說他假死而隱遁。哼哼,神仙之軀,豈容凡人輕易玷汙?至於左神仙……”說到這,張華頓了頓,仰首閉目,似悠然神往。“那天天柱山左慈隻身來營,面謁魏武帝,演示能耐。只見他左手憑空一招,變出一個銅盤來,右手輕輕一揮,就多了一根小小魚竿。他把魚竿伸進銅盆,不一會竟然嘩啦啦釣出一條松江鱸魚來,要知道淞江離曹魏營帳何止有千里遠…”“老夫子誒,不過是障眼法罷了。”“當時我也是這樣想的。左神仙又說,在座的各位酒窖檢視,竟然少了整整八壇酒。至於他後來投杯滯空,遁牆而走,我已昏昏然不知身處何地了。”
“有天雷震碎石壁,得天書三卷,名曰《遁甲天書》。上卷名‘天遁’,中卷名‘地遁’,下卷名‘人遁’。天遁能騰雲跨風,飛昇太虛;地遁能穿山透石;人遁能雲遊四海,藏形變身,飛劍擲刀,取人首級。大王位極人臣,何不退步,跟貧道往天柱山中修行?當以三卷天書相授……我想起來,這是當日左慈跟魏武帝曹操說的話。我說老夫子,這些都是方士幻術,人間俠武,只為迷惑無知百姓,你可不要鑽牛角尖啊。”
“唔,你記性不錯。鬧黃巾盜時我聽說張角有道術,也只當作百姓愚昧,不辨真人。今日始知,愚昧的是你我啊……”
話沒說完,只見老夫子已緩緩騰空而起。也不見他有什麼動作,始終保持負手姿勢,腰不躬,腿不屈,彷彿頭頂有一個大力士正把他一寸一寸往上拔起,速度極其緩慢。
張華震驚之餘不忘拍手大叫:“夫子輕功天下無雙,風采更勝當年!”
這時葛玄已升至張華頭頂,懸浮於空中,月光照在身上,宛如神祗。“茂先,這不是輕功。輕功還是武術的範疇,武術只是強行鍛鍊人力,使人體機能達到極致。那些武學高手,能飛簷走壁者,數不勝數。此乃仙術也!《遁甲天書》人遁卷,你看好了。”
葛玄只見一道白光不知從何處來,迅疾繞於梁間,穿梁越木,刺破屋頂,又遁入地下。如精靈一般舞蹈了一圈,疏忽不見。以城府深沉聞名的張華,被這道光瞬間帶回了孩童時代,全然忘了名士的威儀,呆萌呆萌的箕坐於地,瞠目結舌,欲語忘言。
似乎過了一個世紀,又似乎只過了那麼一瞬,忽聽轟隆隆大響,梁木、碎瓦、破磚散落一地,原來他們所處的樓閣經過剛剛那一陣鬧騰,已經整個坍塌。一時間殘瓦敗磚齊飛,塵土細煙共舞,彷彿經歷了一場戰爭。又是一聲轟隆大響,老夫子神出鬼沒的趴在張華對面,塵土覆頂,衣衫凌亂,哪有半分之前的仙人風範。
兩個老頭對望半天,忽然齊聲大笑。
好不容易笑完,老夫子拍了拍頭上灰塵,又朝暗處揮了揮手,方才緩緩地道:“原以為人遁卷我學得了一點皮毛,如今看來我連皮毛都還沒學到……”
張華忽然悠悠地道:“不知老夫子何日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