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在女人的堅持之下,把自己的菜店鋪面就轉給了來弟,正好跟貴生的商店是左右門,王德發也覺得位置不錯。

“來弟,各種手續都準備好了,你再打電話問問你進的貨,看啥時候能到,找個好日子,這診所就能開了啊。”

“藥廠的人,說是已經發貨了,應該就在路上,不過只能到縣上,我們還得自己去拉回來。”

“拉回來簡單,貴生開著家裡的貨車給你就全都拉回來了,關鍵是還有幾天才能到啊。辦這些手續也不容易,政策一天一個樣子,不早早地開起來,別中間又出了什麼岔子。”

“知道了,我打電話問,路上也遠著呢,所以走的慢嘛。”

“還有,你盤算一下,出了你進貨回來的那些東西,還有沒有要準備的,早點羅列,藥鋪也要簡單裝修一下。”

“嗯,這個我想過,我就想趁著這幾天,把藥鋪的牆重新刷了,你幫我在鎮上找個木匠,給我打幾組櫃子和單人查體用的床就行了。”

“對嘛,你有啥想法說出來,我給你想辦法照著看,你說的這些事,簡單,我給你找人。”

來弟開藥鋪的訊息,也在鎮上不脛而走。總體上大家都是比較認可的態度,當然,任何都會有不同的聲音,有些人說是來弟在外面混不下去了,才選擇回來在鎮上開診所,但不管怎麼說,來弟是實實在在在鎮上把人命救回來了,這點誰都否認不了,就憑這個,口碑也算是豎起來了。

所有的事在王德發和王來弟的安排下,有條不紊的進行的,診所的樣子也越來越有了,看著逐漸成形的診所,王德發總覺得缺點什麼。想來想去就是沒找到是啥。

“爸,你是不是覺得診所缺點什麼啊?”王來弟問王德發。

“是啊,我這幾天就一直在想,總覺得哪地方不對呢,眼看著是越來越像樣了,就是感覺缺著什麼。”

“我給你說缺什麼吧,現在,診所缺的就是招牌,得給診所起個名字啊。”來弟說。

“對,對,對,我就是沒想起來該是什麼,的確就是缺個診所的招牌啊,你看以前的慶祥藥鋪,那牌匾方圓幾百裡,都是有名的呢。”王德發說。

“嗯,所以我也想了,這診所的名字吧,就拿我的名字的當招牌吧,你覺得行不行?”

“王來弟診所?”

“嗯,這樣大家都好記,也好找地方嘛。”

“我覺得可以,秀娥,你覺得叫‘王來弟診所’咋樣啊?”王德發轉頭就問馬秀娥。

“我覺得挺好的,來弟啊,就是診所的一把手,大拿,叫她的名字,沒毛病。”

“好,那就這樣定了,我去找鎮上給吳慶祥寫牌匾的老爺子,也給你寫一副牌匾。老爺子都快已經百歲了吧,也不知道還能不能提得起毛筆了。”

別看巴掌的小鎮子,能人可多著呢,王德發說的這個老爺子,寫得一手好字,在全縣可是個名人呢,憑著一手好字可是在最困難的那些年,撐起了一家老小的日子。

王德發提著兩瓶子好酒,就去登門拜訪,家裡主事的已經是老爺子的兒子兒媳婦了,說老爺子現在年事已高,已經好多年不給人寫字了,王德發還是堅持要和老爺子溝通一下,老人的兒子就帶著王德發去了老人的屋子。

陳年的墨香一進門還能聞得見,老人在炕上躺著,確實是行動不便了,見有人進來,沒有掙扎著起身,只是側臉看了看是誰。

“老爺子,身體還硬朗吧?”王德發湊近老人問。

“不行了,老了,你是?”

“我是你以前老同學王守義的兒子啊,王守義你還記得吧?”王德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