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老屋最後一夜(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隊長外甥方佔財有了這個肥差之後,把自己的一些狐朋狗友召集到一起,盤算了一下,這個活該怎麼弄。一個建築隊,沒兩天的功夫就組建完畢了,有鋼筋工、磚瓦工、木工、小工等等,活幹的好不好的,人是齊全了。這個效率,沒有人能比得過方佔財,這個人跟他舅舅一樣,看來還是有手段的。
次日,方佔財一大早就出門去他舅舅家了。把這個事給舅舅通個氣,然後準備和王德發著手準備工作了。
方佔財到舅舅家的時候,早上還尚早,正趕上還能喝點茶,他把自己拉的人馬簡單介紹了一下,以現在組建的這個建築隊,是完全可以勝任的。
“施工的事情,我不太懂,你本來跟工程打交道,這活給你聯絡上了,剩下的你自己處理好。但有一點記住,那一千塊錢的事情,得說是為了加塞的違約金,可不能說是給了老舅我了。”
“舅你就放一百個心吧,外甥哪敢騙舅舅的啊,騙了你,我得爛襪子,不會的,你就放心吧。”
“還有,都是熟人,王德發也跟著我幹會計那麼多年,錢的事情你們去商量,但是這幹出來的活,你一定不能打馬虎,別偷工減料,到最後弄個耳紅脖子赤、不相往來,那就不值當了。”
“這個也請老舅放心,我辦事,不會給老舅挖坑的,這件工程,保證保質保量的完成,老舅以後要是還有要修房子的事情,多給我留心著啊。”
“行了,先把這件做好了再說吧,別吃著碗裡想著鍋裡的。我一會出去了,昨天給王德發說了,他今天在家等你去商量下準備的事,你自己打聽著去他家吧,我就不帶你過去了。”
“行呢,我自己去,違約金的錢要是帶回來了,我再過來找你,把錢給你放下。”
“去吧,我等會也出去呢。”陳隊長給自己的外甥安頓好這些事之後,自己準備了下就出門了。
臨走時說:“辦完事,中午你就過來,一起吃飯。”
“嗯,我知道了,舅。”
方佔財跟著舅舅也出門了,出門之後兩人的方向恰恰相反。方佔財腦海中是有王德發家的位置,大概位置有了,走了一路,問了一路的具體在哪,倒也沒耽誤多少工夫,找的比較順利。
今天方佔財想著給王德發說說,都需要啥材料,需要多少,把這些動土前蓋準備的做好之後,十六號建築隊就正式進場。
王德發一看隊長昨天才幫忙問,今天就有包工頭外甥來談具體的事,著實感動了一番,要不是陳隊長這個幫忙,估計到現在王德發還找不到合適的建築隊,要不怎麼人家是隊長,這辦事效率和人脈,確實沒法比啊。
方佔財和王德發聊的投機,兩個人一問一答,把很多具體的事敲定了。當然兩個人之間還是有一些分歧的,比如方佔財想著最好能包工,也包料,說白了,就是一攬子工程,錢到位,採買用料等等全都他就一手辦了。可王德發想著,只包工,用料他來親自採辦,看這樣能不能省下來一點,畢竟省去了中間要抽成的中間商嘛。但他也有個顧慮,這五年多,自己幾乎就沒接觸過家裡的人,還有沒有作為老會
繼續閱讀!計的便利就不得而知了,更別說誰願意給一個勞改犯成本價,愛買不買,很多講究的生意人還是非常在意和誰做生意的。雙方在這件事上與其說是舉棋不定,倒不如說王德發還沒有說服自己。
“王叔,你就放心吧,我幹建築隊這麼多年,人也都熟悉,我知道你的顧慮,無非就是想省省,但是,你想一想,材料上能省多少呢?要想省的話,唯一的途徑就是減料,可這是修房子啊,減料的房子你敢住嗎?再說了,我包料,反而比你自己去,可能要便宜,畢竟我經常和那些人打交道啊。”
這話說到了王德發的心窩子裡去了,方佔財說的,恰恰就是王德發顧慮的。他沒說話,還是在沉思中。
“我給你包料,料的市場啥價,我就啥價,你和我舅共事那麼多年,我就是不掙錢,你這個忙我幫。你就放心吧,你就負責每天監督著大家把活幹仔細了,給我那些工人們把水準備好,乾糧準備好就行了。”
王德發妥協了,他是一個見錢眼開的人,但也深諳淺嘗輒止的道理,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不能貿然做決定。
“行呢,佔財侄兒,就按你說的,包工包料,你一首看著弄吧,交給你我也放心了。”王德發說。
“行呢,王叔,還有就是,那加塞的一千塊錢我得給人家把現錢給了,畢竟把人家的工期往後推了,你看是不是你也給我結了啊?”
“行呢,行呢,你稍等,我給你去取。”
王德發從兜裡掏出自己櫃子的鑰匙,開啟自己上了鎖的木箱子,從裡面數了一千塊錢給了方佔財。
“王叔,陰陽給看的日子是十六號對吧?”
“嗯,這個月十六號,日子好著呢。”
“今明兩天,你把這些老房子裡的東西都騰出來,暫時你們一家子要不就把對面廚房當睡房,在裡面將就個兩三個月,房子只要修起來,速度快的很。你看著老房子是你自己拆呢,還是讓我建築隊給你拆啊?”
正常的話,一般拆老房子的事,都是自己的親朋好友過來,用不了一兩天就幫著拆了,課王德發的情況有點特殊,他一想到挨家挨戶借錢的樣子就氣不打一處來,如果再叫著幫忙拆房子,欠下大家的人情,那什麼時候才能給還清啊。算了,大頭都已經出了,就不在乎出錢讓方佔財帶人來幫忙拆。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如果還不能解決,那就加錢。
“現在地裡都忙起來了,親戚朋友也都忙,是這,你就讓你的建築隊來拆吧,就當是已經開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