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送別(第1/2頁)
章節報錯
七日守靈過後,王藹的遺體就要下葬,將軍府門前,三十多人的送葬隊伍,向著王家祖墳緩緩前進。
趙墨傾手捧著靈位,身邊跟著王釗和王令兩兄弟,三個人並肩走在隊伍的最前面。
身後的馬車上,拉著王藹的棺槨。
張樂山跟在馬車旁邊,一路拋灑紙錢,眼淚從他僅存的一隻眼睛止不住地往外傾洩。
隊伍行進到拐角處時,送葬的隊伍停住了。
王令抬眼望去,街道兩邊擠滿了前來送行的百姓,那些曾經輕信謠言,咒罵過王藹的人也在其中。
這些天,不知從哪冒出來的一群人,將那日早朝發生的事公之於眾,道出了王藹那些不為人知的苦衷。
當得知大將軍為了他們而毅然赴死時,曾經的那些謠言便已不再重要了。
只可惜他們明白得太晚了一些。
一些跟王藹打過仗退下來的老兵,以及受到過王藹恩惠的百姓,不緊不慢地跟在隊伍後面。
他們也要為王藹送行。
人流越聚越多,隨行的百姓一路上哭嚎著,人頭攢動,場面甚是壯觀。
瑤雨樓上,一名儒生打扮的中年男子站在窗邊,腦後插著一把扇子,衝著下方的送葬隊伍,行了一個大禮。
池不言看著漸行漸遠的人流,悠悠說道:“為國為民者,理當萬民相送,王兄,一路走好!”
也不知走了多久,浩浩蕩蕩的隊伍,終於來到王家祖墳。
王家祖墳陵園,位於京都城外的青山之間,與京都遙遙相望。
元興帝魏郜及文武百官,早早的便等候在了這裡。
自登基以來,魏郜每日都在忙於政務,把能取消的活動,都儘量取消掉了。
既節省國庫開支,又能騰出時間批閱各地送來的奏摺。
除每年春祭外,他還從未在公開場合露過面,單論勤政,在歷任皇帝中,他絕對排得進前三,論武功,他當之無愧排在首位。
絕對算得上是一個文治武功的好皇帝。
尾隨而來的百姓,見到這一幕,不禁有些惶恐,最先看到的人率先喊道:“是陛下!”
聽到高喊陛下後,百姓們紛紛張望,越來越多的人伸長了脖子,想要一睹皇帝的真容,然後一個個驚訝不已。
“四個皇子都在,琉昭公主也來了。”
“還有那麼多王公大臣吶,他們都是來給大將軍送葬的?”
雖然現在應該稱之為顧安王,但百姓們還是習慣稱呼王藹為大將軍。
“廢話,當然是來為大將軍送葬的,不然還能幹嘛?話說琉昭公主長什麼樣子啊!好不好看?站前面的幫我瞅瞅!”
一人譏諷道:“好不好看跟你有啥關係,你還能當駙馬不成?”
在皇室佇列中,一頂輕紗暖轎安落,白色的輕紗帷幔被風吹得微微晃動,隱約可見一道曼妙倩影,卻瞧不清模樣。
王令也看到了那頂暖轎,但也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
“我說你們幾個,看熱鬧能不能分清一下場合,大將軍的遺體還在前面呢!”
“......”,這幾個口無遮攔的人,被人這麼一提醒,發現身旁的老百姓,正目光兇狠的看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