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十多歲那會兒,還在曲縣的時候,是文化站的放映員,這放映機,陪了我二十多個年頭,後來,電影放映沒落啊,但始終沒能忘記那段歲月,也更捨不得這些老傢伙,碰到各種型號的放映機和那時候的電影膠捲,就想方設法弄來收藏,也算是一種情懷了。”

老頭笑笑,伸手在一個個玻璃罩子上摸過,像是愛人。

“放映員啊,您老厲害……”

王明遠卻是對老頭豎起了大拇指。

在那年頭,有八大員和四大員的說法,不過,王明遠覺得比較貼切的是四大員。

所謂四大員,指的是駕駛員、衛生員、放映員和售票員。

關於駕駛員,甚至流傳著“方向盤一轉,給個縣長都不換”的說法,可見這職業在那年頭的金貴。

能和駕駛員並列其中的的放映員,自然也不能小覷,那可是隨便下鄉一趟,都得是各個生產隊甚至公社,好吃好喝伺候著的主兒。

而且,要沒點關係,想要請放映員下鄉放場電影,那都是極難的一件事情。

在那年頭,能混上個放映員,那絕對是美滋滋的,挺能拿翹的一個職業。

這倒讓王明遠生出了下鄉放電影體驗一下放映員的念頭。

倒不是說想透過放電影賺那些各生產隊擠出來的血汗錢,而是想借放電影這方式,四處走走,這樣才能有機會接觸到更多隱藏在民間的好東西,同時也是建立各種人脈關係的好方法。

倒賣各種衣物和電子產品的事情,交給蘇穎去負責了,王明遠還想好好擺弄一下藥材,這同樣是個極為賺錢的門路,雲省可是藥材出產大省,到時候,跟各個生產隊的隊長打聲招呼,一切還不是輕鬆地手到擒來!

王明遠想到這,立馬改變了主意:“我買兩臺。”

一臺放農場裡供大夥看,另一臺就放在張家坳,平日裡讓張家坳的老少看看,也能隨時帶著四處走動,挺好。

但轉念一想,80年那邊,除了縣城、公社少數地方,大部分生產隊根本就還未通電,他立刻補了一句:“最好能有放映機專用發電裝置的,給我來上一套。還有那些電影膠片,找經典的,給我來上一些……我也挺喜歡這些老物件,雖然不懂,但再過上些年,怕是更難見到了。”

總不能老式的電影放映機,配上現代的發電機吧。

配套更徹底些,能讓人少些猜疑。

老頭感激地看著王明遠:“好……這就給你找!”

老頭領著王明遠,來到一臺放映機旁邊,說道:“這是金陵生產的長江牌放映機,是最經典的放映機款式,是我這裡儲存得最好的……也是我當年所使用的那臺,正好配套齊全。”

接著,他又指了指另外一臺:“那是一臺手搖放映機,年代更為久遠,品相也很好,拿來收藏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手搖的……這就算了吧,還是給我弄一臺用電的。”

王明遠當即搖頭:“最好形式差不多,能放同一種電影膠捲的。”

他可不想看場電影,自己站在電影放映機旁邊搖上個多小時,那絕對是累人的活計。

而且,各種型號的放映機,所配用的膠捲尺寸也不一樣,也得有匹配的才行。

“說的也對。那就乾脆弄兩臺長江牌的,都是十六毫米的。正好,我這裡大多數影片也都適合這機器。”老頭點點頭,將另一臺明顯更新一些的電影放映機取了出來:“這是86年產的,比展示出來這臺晚了些年頭。”

86年?

是稍微晚了一些。

不過,一放電影,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電影幕布上,誰還在意這看上去沒多大區別的電影放映機呢?

“行吧,就這兩臺了!”王明遠點頭應了下來:“再給我挑些影片。”

老頭笑笑,將王明遠引到擺放影片的架子旁,一邊將影片抽取出來,一邊說道:“我們那會放電影,一般是一晚上兩場,第一場片子一般都是喜劇或是農村題材的,比如最長放映的《二子開店》、《城南舊事》、《人到中年》、《紅高粱》、《牧馬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