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蜂蜜的採割進行得很順利,中途並未出現任何意外。

到第二天傍晚的時候,米團花蜜為主料的黑色巖蜂蜜已經裝滿了王明遠帶來的四個塑膠桶。

巖蜂蜜雖然沒有土蜂蜜濃稠,但密度比水要大一些,這裡每一桶巖蜂蜜,都有七八十公斤。

經過過濾去除蜂脾和一些落入其中溺死的巖蜂,每一桶都得有六十公斤往上的淨重。

還有不少一部分,純粹是沒桶裝了,被王明遠在晚上吃飯的時候,分給了大夥。

蜂蜜這等好東西,在這年頭,絕對是頂級的營養品,分到各人手中,不少人只捨得少少地嘗上兩口,就無比寶貝的找了吃飯的飯盒或是大碗之類的東西儲存起來,稀罕得不得了。

別看這米團花米黑乎乎的,但營養價值極高,從那麼高的懸崖上採割下來,不是誰都能辦到的。

好東西得留著給孩子、女人和老人,在需要的時候才會用上。

在他們看來,蜂蜜送到收購站出售是非常不值當的,價格壓得很低,還不如自己留著,等需要的人找上門,那時候才能賣出真正的好價。

懸崖上還有一些比較小的蜂巢,覺得不礙事,比較難以夠到進行採割的地方,被王明遠放棄了。

總不能趕盡殺絕吧!

農場裡的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

有了陳家溝生產隊百多號人的加入,建設速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這幾天的時間裡,王明遠自己所住的吊腳木樓已經在溫泉旁邊經過平整夯實的地上立了石墩,架設其上的木料框架已經成型。

周圍林木砍伐來的木段在天坑周邊堆了好幾大堆,這些新鮮的木料,得讓它們經過一段時間的暴曬縮水才能拿來使用。

負責在林間開挖栽培靈芝的土槽也一條條地由天坑底部,朝著四周輻射出了近百畝的面積。

在菌袋的鋸末中嫁接菌種的事情,也被王明遠交給張光敏來做。

本以為這樣粗糙的做法,會因為消毒滅菌做得不到位,生出一大堆廢品,沒想到,王明遠去檢查前面幾天嫁接好的菌種發現,菌絲已經開始在菌袋中蔓延,效果竟是出奇地好。

這天坑中避風,加之有溫泉在,雖然光照時長比外面短了不少,但裡面的溫度卻是非常穩定的,維持在二十六七度的樣子,正是適合靈芝菌種生髮的溫度。

最讓王明遠在意的是,安置水力發電機的小水壩已經完工。

王明遠迫不及待地找了張守忠幫忙,將發電機按照圖紙組裝起來,然後叫了十多人,小心翼翼地安置在水壩上。

看著水車輪子在水流衝擊下旋轉起來,預先接好綁在水壩旁一棵大樹樹幹上的電箱上指示燈亮了起來,王明遠找了電線,直接拉到大洞裡,接上點插板、插頭和燈泡,電箱上按下開關通電試了一下,燈泡的鎢絲亮了起來,發出暖融融的光芒。

“還是這鎢絲燈泡好了,一亮起來,感覺平時陰冷的山洞,都變得暖洋洋的了。”

王明遠饒有興趣地看著手中的燈泡,喃喃自語。

這是一種久違的感覺。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市面上大量充斥的led燈,節能、明亮是它最大的優點,可惜的是一水的冷光。不像鎢絲燈泡,在家裡面一點亮,就能給人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

倒不是說這種鎢絲燈泡絕跡了,很多店裡都能買到,可惜,用不了幾天,鎢絲肯定得燒斷,隔三差五地更換,質量越來越差,那像這年頭,一個燈泡,用上一兩年都不見壞。

這也不奇怪,畢竟,鎢絲白熾燈燈泡,一個也就一兩塊錢,而一個普通的led家用照明燈,動輒就是二三十塊錢一個,用不了幾個月,燈光就開始不停地閃或是漸漸變暗、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