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拳,流傳於雲省各傣族聚居,傣家男性作為防身本領和強身健體的傳統武術。

王明遠之所以在知道劉櫟是傣拳高手後,心心念念想學的原因是,這是一門真正能用於實戰的搏擊技巧。

曾經是封建土司政權作為考取武官而備受提倡的專案。

王明遠知道這鮮為人知的拳種純屬偶然。

他在外省打工的時候,休息日晚上,去出租屋附近的街道上晚飯,返回時路過街旁的檯球室時看到的。

一對情侶從街邊檯球室旁邊經過,大概是因為那小姑娘漂亮,檯球室裡幾個年輕人流裡流氣地衝著那姑娘吹口哨,說了些非常不堪的話,將男子激怒了,當場罵了回去。

這下好了,年紀都是二十來歲,都挺衝動。

幾人越吼越兇,最後提著檯球杆,就將人圍了起來。

殊不知,那男子也是漢子,當即擺出了架勢。

看到那架勢,王明遠有些擔心,但也覺得那架勢可笑,他當時覺得,這又不是拍影視劇,是打架啊!

可接下來,男子展示的拳腳卻是大出王明遠意料。

動作很古怪,非常地靈活,忽快忽慢地,但每一腳,每一拳,都生勐得一批。

竟是沒過三分鐘,放翻了幾人,這才揚長而去。

周邊有認識的那對情侶的,王明遠才知道,兩人是一個傢俱廠裡做木材拼接和打磨的雲省傣家人,用的正是傣拳。

抱著強烈的好奇心,王明遠用手機搜過傣拳,發現網上關於傣拳的資料並不是很多,影片就更少了。

就在這為數不多的影片中,大部分,傣拳的展示還是伴著象腳鼓進行的,成了極具民族特色的文藝表演。

但也有一個影片,畫質很模湖,卻是真正的實戰。

對決的兩人,架子很古怪,但出拳出腳,那是絕對的犀利殘暴。

有評價認為,這非常小眾且神秘的傣家拳法,絲毫不輸馳名國際的泰拳。

王明遠被眾多武俠劇薰陶過,有過武俠夢,但是夢歸夢,現實終究是現實,生活在和平昌盛的年代,哪有那麼多打打殺殺,他也不認為自己有靠搏擊競技吃飯的資質,所以,根本不曾有練武術、搏擊的念頭。

但現在不一樣。

這是在80年,一個真實無比的平行世界,邊疆地帶。

在芒縣、明城,兩次和街熘子的遭遇,讓他明白,沒有點防身能力,自己有的時候真的太容易吃虧了。

何況,還有安南那邊,那群惹是生非的猴子雜碎。

他動念了,尤其在得知劉櫟就是這樣一個高手的時候。

有現成的人教,能獲得真正實用的搏擊技法,不比花大把錢和大把時間去培訓班或是俱樂部學的哪些更有意思。

大好的機會!

再說了,劉櫟本身就是個懂得馴養明城狼犬和馴鷹技巧的人,還是個老偵察兵,人才啊。

能招攬成為自己人,無疑是一樁美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