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11 黃猄蟻(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時的張家坳山林,已經遠遠比不上80年,植被沒有那麼繁盛,潮溼度差了很多,野生動物就更不用說了,除了野豬,其它的很難碰到,就連讓人討厭無比的旱螞蝗也不多見。
雖然有旱螞蝗之名,但也需要生活在潮溼的地方。
遠沒有80年的潮溼,再加上此時又是下午,太陽最烈的時候,不是旱螞蝗活動的時段,倒也不用擔心。
提到穿山甲、黑熊之類,王明遠可沒忘記順帶普及一下這是保護動物的常識,他可不希望因為自己直播的原因,誤導這些水友瞎搞。
嗯……咱是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十數分鐘後,張慧在一棵大青樹旁停了下來:“咱們到了,今天咱們要用到的食材,就在這棵大青樹上。”
王明遠抬頭朝上看了半天,愣是沒看出個所以然。
很多水友也跟王明遠一樣,有些莫名其妙。
“在哪呢?我怎麼看不到?”王明遠問道。
張慧伸手指著大青樹七八米高處的地方,看了好一會兒,王明遠才看清楚,在茂密的樹葉間,隱藏著數個由葉子包裹而成的團狀物。
他一下子確定了,張慧帶他來找的,就是常用來做涼拌螞蟻的酸螞蟻,又叫黃猄蟻。
這和他所瞭解的涼拌螞蟻所用蟻種一樣。
這是一種橘黃色,性情非常兇勐的螞蟻,分佈在南方各地,是森林裡很多蟲子的剋星,尤其擅長團隊捕獵,碰到諸如蜈蚣、螳螂之類體型比較大的蟲子時,數十隻螞蟻一擁而上,並且分工非常明確,各自鉗制一部分,朝四面八方撕扯,讓獵物動彈不得,並有螞蟻不斷攻擊獵物要害,那場面,堪比古時的車裂酷刑,可見其兇殘。
涼拌螞蟻這道菜,最地道的原材料就是黃猄蟻,所以王明遠昨晚匆匆檢視這道菜的做法時,特別留意了這種自帶著酸囊顯得很特別的螞蟻。
不過,若是沒有張慧指引,他還是很難發現建築在樹葉間非常隱蔽的巢穴。
一路上,張慧並沒有過多停留,而是直接領著王明遠來到這棵大青樹下,說明她早已經知道這位置。
王明遠不由問道:“你是不是預先就知道這裡有黃猄蟻?”
“不然呢,既然是直播,當然得早作準備,我前幾天進山,就是為了找它們。”張慧笑笑。
原來,在早些時候,她就打定主意要做這道涼拌螞蟻了!
說起巢穴,這不得不提黃猄蟻的另一個名字:織葉蟻。
黃猄蟻非常擅長在樹葉間搭建蟻橋,合力將樹葉拉攏,進行粘連。
而粘連樹葉的方式非常奇葩,工蟻會將幼蟲銜出巢穴,來到需要進行粘連的地方,透過腳對幼蟲進行“撓癢癢”,受到刺激的幼蟲會分泌出一種絲狀黏物,這種東西的粘性,堪比502膠水,能將樹葉牢牢地黏在一起。
這也是最有趣的地方,那些幼蟲,像極了被強行徵用的“童工”。
只是,在它們成為工蟻后,一樣會進行同樣的操作。
用人們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黃猄蟻是數群合成一個大群的小動物,往往在一棵樹上通常有數個蟻巢,每個蟻巢中都有產卵的蟻后。
小的蟻穴只有拳頭大小往往是新建築的蟻巢,所用樹葉還是綠的,大的能有南瓜那麼大,樹葉乾枯發黃。
而這次的目標,顯然就是那幾個籃球大小的蟻巢了。
王明遠一邊拉近鏡頭,一邊跟直播間的水友們進行著講解。
這一點,令張慧不得不側目。
在她看來,直播製作涼拌螞蟻這道菜,看點不應該就是如何取蟻巢、製作美食和品嚐三個環節,這是她完全憑藉個人經驗就能搞定的。
王明遠這一科普,她才發現,小小的黃猄蟻,還有那麼多有趣的地方。
當然了,王明遠純粹是藉助查閱的資料在水友面前裝大尾巴狼,可科普結束後,他就犯難了,這黃猄蟻的巢穴,離地面七八米高,如何近距離直播,成了一個難題,倒不是說上不去,而是上去後實在不好操作,畢竟,這也是一個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