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奧匈那邊的“私人衛隊”運到了柏林,製造飛機一事隨即緊鑼密鼓地進行。

至於德國成立的新集團軍,據他們說還沒有完全集結,尚且需要等待幾天。

庫斯特也得以騰出空來,專心搞起飛機來。

首先要把德國這一關過去,每天都有官員騷擾庫斯特的工作,不是要求減輕專利費用,要麼就是沒事來找茬的。

名義上以慰問或是其他理由騷擾庫斯特,實際卻是想要監察他的動作。

即使庫斯特防範嚴密,他們查不到一丁點,但也不妨礙他們打壞庫斯特的好心情,干擾他的工作進度。

這些人都是德國政府官員,不受皇帝直接指使,所以他也知道,想要擺脫他們就只能依靠一個人。

於是庫斯特上書德皇,請求他見昔日友誼,網開一面,准許他去別的地方,甚至是槍林彈雨的前線都可以,只要別在阿爾卑斯山就行。

值得一提,庫斯特總共發出十二封信,分別在早8晚8點,每過一個鐘頭就往皇宮發一封。

結果不出所料,有九封信被回絕。剩下三封則獲得同意,只不過其中兩張,德皇在結尾處畫了一個大問號。

庫斯特就拿著這一封同意的信,前去找柏林的政務官。

政務官看清來者,又看了看信件,臉上滿是不可思議,但左看右看都找不出一絲瑕疵,只能鑑定為真品,准許庫斯特和他的手下前去法蘭克福郊外的平原,並派了兩個近衛兵連一同趕往。

可惜沒有列車讓這批人用,庫斯特只得連忙拉著這批人走出市中心,徒步趕往法蘭克福。

大概又過了四天,德國的集團軍還沒有集結完成。

不過這也在庫斯特意料之內,他猜測又是公務員和軍官乾的好事。

庫斯特把設計的飛機圖紙交給前來的四十多名資歷豐富的工程師。當天晚上便把構架打造出來,速度之快令人瞠目咋舌。

然而上面十分簡陋,輪胎都沒裝,驅動只能靠腳跑;臨時用木板做出來的飛機,真的就只是個框架,當滑翔機來用都是在抬舉它。

但能造出來就算好的了,庫斯特開始讓幾個夜貓子用這架飛機磨練飛行技術。

有專業教練的保駕護航,以及降落傘的保護,這幾個人駛離高地後,都順利歸來。就是飛機沒了。

次日,飛機殘骸被找回,工程師們依照這架木製飛機為模板,用鋼材來手搓飛機。

但他們發現,鋼材實在是太重了,他們很難相信能起飛。

庫斯特見他們你推我讓,突然拍打額頭直呼失誤,連忙讓人在奧匈製造一批新式鋼材,然後加緊趕忙運過來。

這批新式鋼材的主要成分是鋁,外加一些錳、鎳等強度高、耐腐蝕的金屬。

然而想要造出來,至少還要等上幾天。

這些天不能浪費,那就當訓練飛行員吧。

於是庫斯特就讓工程師繼續用木頭材質手搓雙翼機加以訓練。

7月28日,新的鋼材總算到了,這一期間他們總共打造出來了八架木質飛機,從早到晚訓練人數達180次,摺合一個月能訓練5400人次。

工程師幾乎毫不休息,每日每夜都在忙碌,廢寢忘食已成為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