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戰役影響(第1/2頁)
章節報錯
看著手下士兵宛如潮水一般衝向俄軍陣地,庫斯特滿懷期待。
這是他最精銳的部隊,跟著庫斯特碾過一個又一個俄軍的屍骸,早已變成經驗豐富的老兵。
為了掩護步兵,他還把庫存僅剩的900枚火箭彈全部砸到俄軍陣地去。
再加上城內守軍會隨時衝出來助他一力,這場仗沒有理由打不贏。
可是,不好的資訊傳來了。
俄國人在遲緩了一天後,終於意識到了自己被前後夾擊;於是迅速調整作戰計劃,他們的進攻也開始了。
有大概5萬俄軍從雅羅斯瓦夫(桑河西岸、普熱梅希爾以北25公里)向著要塞進軍,企圖挽救被包圍的俄第集團軍。
這是一個極具威脅的進攻,如果他們成功了,那麼就會聯合起來一起突破防線,進而危害到解圍要塞的行動。
好在,包圍圈外的奧軍有27萬人,足夠應付俄軍的進攻。
回到指揮部的庫斯特立馬要求他們抽出2萬人,再配上自己的4萬預備隊,打算徹底殲滅這股俄軍,並攻佔雅羅斯瓦夫,以更好的穩定戰局。
俄國人就像一群螻蟻一樣,弱小又煩人,可它一旦聚集起來卻讓人懼怕。
他們不知道從哪裡抽出來14萬人,而且正向中部奧軍衝去。
情報上說這些俄軍連農夫兵都不如,他們沒有幾桿槍,手裡只是拿著長戟。這樣的部隊就是來送死的。
可他們依舊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他們可以撿死去友軍的槍,武裝自己後繼續作戰。
換句話說,他們就是來充當人力補充的;但此刻庫斯特的進攻實在是太猛了,俄國人不得不把這些手無寸鐵的部隊派到前線去。
根據德國人提供的情報,庫斯特心中很快就有了主意。
他命令2個預備師不攜帶任何重武器,快速前去攔截俄國的步伐,阻止他們與友軍會合。
這樣做不是沒有道理。如果讓那群俄軍與友軍會合,就會導致他們戰鬥力大大加強,能夠拖延更多的時間。
但是他們單獨作戰的戰鬥力就很差,那群補充兵幾乎沒什麼戰鬥意志,只需要打死幾個人他們便會兵敗山倒。
在將部隊派出後,庫斯特時不時緊盯地圖,又時不時抬頭看著要塞;握著筆的手也有些顫抖,真不知道他在害怕什麼。
1月3日,連續進攻一天的奧軍仍未打出一條連通要塞的道路。
僅僅是往前推進了1公里,他們就蒙受5000人的傷亡,這讓庫斯特愈發緊張。
在北線的作戰也不是很順利,畢竟6萬人比起5萬人沒有太多的人數優勢,何況那還是敵軍的精銳,以至於到了戰役結束他們還沒打出勝負。
而在南線,奧軍2個師成功制止了那14萬俄軍的行動,同時奧第三集團軍也趕了過來,包圍住了這批俄軍。
僅過4個小時,俄軍就被打得崩潰,奧軍也趁勢隔斷他們之間的聯絡。
目前為止,俄國兩個方向的反攻都被庫斯特成功鎮住。
他們雖沒能給奧軍致命一擊,可還是遲滯住了奧軍的進攻;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算是完成了俄國高層的期望。
但致命的是,因為俄軍把預備隊都投入到了對奧軍的進攻中,導致此刻他們根本無力抵抗德軍。
馬肯森的集團軍勢如破竹,向要塞猛推4公里。
現在,兩個盟國計程車兵可以彼此看到對方。
只需要加一把火,踏平剩餘俄軍的阻礙,他們就能勝利會師了。
1月4日,經過一夜的激戰,德奧聯軍成功把俄軍趕出普熱梅希爾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