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自行火炮(第1/2頁)
章節報錯
9月26日早,弗朗茨皇帝慰問結束,返回維也納時還帶來了一個訊息:
駐紮在東線的第四集團軍司令‘奧芬貝格將軍’申請撤職,由‘費迪南德將軍’繼任總司令。
這對奧匈不是什麼好訊息。開戰後在一場戰役內,連續換掉兩個集團軍總司令。要知道奧匈在東線總共也才部署了4個集團軍,這次的調動沉重打擊了奧匈的指揮體系。沒有幾個月,是恢復不了的。
但這倆二貨被撤職也不是沒有原因。布魯德曼拋下部隊自己渡河逃跑,甚至連橋都來不及拆,導致第三集團軍的全面崩潰。這理由槍斃他十幾個來回都不夠。奧芬貝格則是他本來就因貪汙而顏面掃地,此次失敗更是沉重打擊他的聲望。他退役後,也依舊在和那些流言嗤語打交道。
奧匈在戰前竟然派這兩位不靠譜的人做高階將領,只能說他們的政府爛透了。而所造成的苦果,卻需要下層市民和士兵承擔。這必然會導致矛盾不可控的滋長,促進民族主義覺醒的大規模爆發。可以說,這場戰役後,就已經宣告了奧匈這個多民族國家的滅亡。
此後,哈布斯堡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他們的貴族了。但很多貴族也不靠譜,最典型的就是馬扎爾人,他們與奧地利的恩怨早就在好幾百年前就結下了。
為了防止這些馬扎爾老爺搞獨立,奧地利人不得不給匈牙利人高度自治權,甚至允許他們擁有自己的政府和首相。
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奧地利人才發現了對付馬扎爾人的好辦法——普世選舉權。即讓匈牙利地區的所有奧匈公民擁有對當地的選舉權,這嚴重危害了馬扎爾貴族的利益,他們不惜一切阻止這個法律的頒佈。
以至於到了後來,匈牙利每一次要求提高自治權或更進一步時,奧地利人就會要求匈牙利施行普世選舉,議會也大多到此不歡而散。雖然這種壓制方法現在很有效,但長遠看來仍沒有太大作用。畢竟民族的覺醒可不是貴族能夠控制得了的。
話不說多,今天庫斯特有很多事需要去幹。
跟公司打交道是不可能的,他一個軍人沒有那麼多本錢。只能嘗試得到政府的支援,他們才能夠繼續發展下去。
因此他給他的一個官員朋友打了個電話:
“嘿,威爾托克!這裡是庫斯特。”
電話那邊傳來慵懶中帶些憤怒的聲音:
“庫斯特老兄,你簡直在要我的老命!”
“哈哈!我這不是有些事想找你嗎。”
“什麼事?快點說,我這很忙。”
“有沒有辦法讓我與弗朗茨皇帝、埃倫塔爾大臣見面?”
“當然有,不過你需要給我2000克朗的費用。”威爾托克開始坐地起價。
“太貴了,還是抹個零頭吧,200克朗。”庫斯特也開始不要臉了。
“不行不行,1200克朗。我對於這種行為,還是有底線的。”
“250克朗。”庫斯特開起了玩笑。
“你還是請我吃幾頓飯吧。”威爾托克無奈地笑道。
“哈哈哈!老兄我正等著你這句話呢!請頓飯?好說!維也納城的哪家餐館你看對眼了,我二話不說抄起傢伙就帶你端了那家!”
“哎呀,你這人吶,總是這麼沒臉沒皮。好了,我會給皇帝內閣發個推薦信,至於剩下的造化,就看你了。
如果皇帝他們真來看你了,可不要忘了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