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聞風而來
章節報錯
八月初六,李源大軍渡過酉水後,前方便是一馬平川,不到一日便盡數抵達臨沅城。
臨沅城西門外,早已密密麻麻站著迎接武平大軍凱旋的人影。除去守將陳禮與其他文武官員之外,更有不知哪來的四五千百姓竟也站在城外翹首以盼,這等軍民和樂的場面一時間令武平軍將士們紛紛動容,即使渾身疲憊,但邁開步子自是一番鏗鏘有力,只因心裡頭增添了幾分護國安民的自豪感與責任感。
李源的駿馬方才停下,臨沅守將陳禮便搶先一步小跑上前,十足恭敬地雙手擎住韁繩,低頭大聲稱:“末將拜見大帥!此次我大軍一舉平定洞溪,全賴大帥英明神武!我大唐能有大帥如此天生將星,國朝之幸!百姓之幸!這不,末將今日出城時,全城百姓亦自發跟隨,他們都想一睹大帥的尊容哩......”
“咳咳......”李源尷尬地臉紅到脖子根兒,倒不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當不起這份榮耀,而是這陳禮描述的一切,在朗州有可能發生,在武平任何一處也有可能,唯獨在此時的臨沅城,絕不可能發生。
緣何?只因臨沅城的境況實在有些特殊。
雖只是彈丸之地,但這座小城作為洞溪與武平交壤的必經關隘,數百年以來,一直處於中原王朝的嚴密控制之下,曾遷徙了大量漢人來此居住,視為抵抗酉水蠻夷的門戶。
到了楚王馬殷統治湖南時,他自然也深知臨沅城的重要性,於是當年康慨大方地將溪州等地交給彭氏治理後,將撤走的楚軍兵馬,統統移駐該城,此舉等同於捏住溪州東進的咽喉,縱使情勢有變亦可佔據絕對的主動權。
但馬殷的好兒子馬希範卻不這麼想,繼位後第一件事,便是意氣風發地與彭士愁開戰,結果打了兩年後,無奈地議和立柱,為彰顯王德,竟主動撤走了臨沅城大部分守軍......
此後便是世人耳熟能詳的事情了,楚國陷入兄弟爭權的內亂後,南唐、南漢入局,洞溪蠻族亦趁火打劫,臨沅城這座漢人棲息了數百年的城池,由於守軍稀少,只得無奈地任由溪州蠻兵長驅直入。
就如當日西征那回,李源率軍第一次攻伐時,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城中的官吏與千餘楚軍,降唐、降蠻,而後再降唐,十分連貫一氣呵成。本做足了康慨殺敵準備的唐軍將士,入城後瞧見這些楚軍個個滿臉堆笑,又自覺地將盔甲兵刃堆放在面前,也只能悻悻收起殺意......
昔日李源與彭師裕結盟時,因雙方都十分“默契”地沒有談論到臨沅城的歸屬問題,又處於蜜月期,故而均沒有派軍駐守,直到前番田氏作亂,洞溪蠻兵方才進駐。
這回征伐洞溪,李源早已篤定了心思,三州蠻野之地可交還彭師裕統治,但臨沅城除外,今後必須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故而大軍繼續西進之前,李源特意留下了陳禮等幾名將領,連同八百兵士在此駐守,並遣人傳信回朗州,令許匡衡火速挑選一批文武官吏前來上任,正式將此城納入武平治下。
兩番率軍攻佔臨沅城的李源,對於城中的情形自然是瞭如指掌,因多年來臨沅守軍的懦弱,百姓的境遇可想而知,不知被來往軍隊燒殺劫掠過多少回,不管是漢人還是蠻人,如今早已十室九空,不說人,牲畜都是難尋。
那麼問題就來了,今日在西門外迎接武平大軍的密密麻麻四五千百姓,到底從何而來?先前李源可從未頒佈過任何獎勵遷徙的政令,試問有哪些百姓會蠢到主動搬遷至戰爭前線居住?
當李源表情陰冷地詢問起陳禮這個問題時,陳禮先是一愣,繼而目光閃爍地答道,自唐軍接管此城後,時常有從洞溪之地聞風而來的百姓,由於最近忙於整飭城防,倒未登記造冊,畢竟依照唐律,戶籍三年一造。
這番回答可謂是巧妙,“聞風而來”不僅彰顯了自己的功績,“戶籍未造”一說更是提前預防了一手大帥的發問,而李源豈有那麼好湖弄?只是輕輕一笑較起真來,隨即命幾名參軍小吏上前,開始隨機向神情閃躲的百姓們詢問實情。
不知這陳禮到底有多大本事,在臨沅城短短不過一月,竟使得百姓們紛紛避如虎狼,縱是參軍一再以大帥之名擔保,皆低頭不敢言語,原本歡快的“祝捷”氣氛漸漸陷入了耐人尋味的緘默。
正當陳禮心中暗自僥倖時,李源到底是親自下場,徑直揮手喚來彭師裕派遣的幾名蠻族嚮導,稍稍耳語一番。
《最初進化》
這幾名蠻族嚮導先前大多都是來往遊走多年的商賈,漢話蠻語盡皆通曉,此時得令自然不敢怠慢,連忙站到百姓們面前,開始按著李源的意思大聲用蠻語喊話。
嘰裡咕嚕了幾次後,全軍上下自是一片茫然,而所有的百姓卻是紛紛變了臉色,個個倒伏在地痛哭流涕,細觀之下竟無一人站立,陳禮等一干臨沅城文武正抓耳撓腮不明就裡時,李源已是陰沉下了臉色,隨即冷冷地開口道:“陳將軍,你方才說這些百姓皆是洞溪之地遷徙而來,依本帥所聞,洞溪之地的漢人可不在少數,這些百姓為何卻連一個漢人都沒有?
如此湊巧你不覺得蹊蹺麼?難不成這些蠻人都欲拋棄故土投我大唐,且都對本帥心嚮往之?反倒同根同祖的漢人卻無一到來?”
“這......”陳禮不由得嚥了咽口水,額前忽而滲出顯而易見的汗珠,趕忙上前拱手道:“大、大帥,您的赫赫威名早已傳遍天下,蠻人自然盡皆臣服,實屬正常啊......”
李源內心頓時既好氣又好笑,這傢伙是沒聽說溪州攻城戰的慘烈麼?蠻人怕是早把自己視為洪水勐獸了......
“荒唐!既如此,為何本帥領大軍一路班師而來,卻無一蠻人百姓跟隨?”
陳禮臉色漲紅,卻仍硬著脖子堅持爭辯道:“大帥!這些百姓是否全是蠻人也不一定,此地漢蠻錯雜,自然有通曉蠻語的漢人......”
李源輕哼了一聲,澹漠地說道:“哦,那方才參軍用漢話發問時,為何無人應對?本帥告訴你,那是因為他們聽不懂!洞溪三州的蠻族,大多數平民百姓都是不懂漢話的!再有,你可知本帥方才讓嚮導喊的什麼?若為蠻人,跪伏倒地者皆可自行離去!既然他們願投我大唐,卻為何皆想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