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虛名(第1/2頁)
章節報錯
昨夜的失利後,徐如昌和李景遂起了一點小小的衝突。身為全軍統帥,李景遂自然心疼不已,一直抱怨說死傷這麼多兵馬卻未能有絲毫的建樹,雖然並沒有明說是徐如昌的指揮有誤,但在徐如昌聽來,這明顯就是在指責自己的無能了。
徐如昌當然不會客氣,毫不猶豫地懟了回去。在徐如昌看來,如今的李景遂已與當初起事時的心態大有不同,不過是坐享其成之人,在攻城上絲毫幫不上任何的忙。
歸根到底,昔日這位有名無實的皇太弟,能變成今日的一方梟雄,一切都是自己幫他謀劃而來的,他現在說這些話,顯然是對自己的冒犯。
特別在此時,徐如昌自己都因為昨日的大敗而心急火燎心氣不順之際,李景遂不來安慰自己,卻在旁說三道四,即便涵養再好,徐如昌也憋不住了。
「殿下,戰事失利,臣也心急如焚。但殿下言下之意對臣的譏諷,臣不能接受。若殿下覺得臣無法勝任的話,大可免了臣的職務,殿下親自上陣指揮好了。臣以為,以殿下經天緯地之才,必可天威震懾一舉攻破蘇州,臣便等著看殿下大顯神威便是。」
這是徐如昌的原話,徐如昌是個有教養的人,罵人也不帶髒字。這番話極盡諷刺之意,大意便是,你就一張嘴巴厲害,有本事你別依靠我,你行你上,不行別嗶嗶。
李景遂頓時偃旗息鼓了,他可不想得罪徐如昌。李景遂雖然沒什麼本事,但他知道,抱緊了徐如昌的大腿才是自己最該做的。
徐如昌的本事比自己可大了不知多少倍,難得的是這個人似乎並沒有什麼野心。他都不行的話,自己更不行了。這時候可千萬不能惹毛了徐如昌,他要一撂挑子,那可全完了。
李景遂當即便做了誠懇的自我批評,自責自己太心急,反過來安撫徐如昌起來。徐如昌倒也不是揪著不放的人,二人之間的關係也很快恢復如常。
兩人冷靜下來之後,開始商討眼下最急迫的問題。之前這個問題並不存在,之前擔心的不是拿不拿的下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拿下的問題,但現在卻不得不考慮,如何才能拿下的問題了。
「殿下,你可知道我們昨日失利的原因麼?」徐如昌問道。
李景遂想了片刻,他本想說「是不是沒有事前謀劃得當」,但他還是硬生生地將這句話嚥了下去。
「兵士不出力?將領貪生怕死?」李景遂道。
徐如昌搖頭道:「昨日之戰將士們都已經盡力了,死傷了那麼多兵士,還叫他們怎麼出力?」
「那本王便不知道原因了。」李景遂不想再猜了,以為再猜下去,不免涉及謀略不當的原因。
「殿下,這一戰之所以失利,不是將士不用命,也不是臣的計劃出了問題,更不是對方多麼強悍,問題只出在一個人的身上。」徐如昌皺眉沉聲道。
「一個人?此言何意?」李景遂驚訝道。
「殿下怕還不知道蘇州城中誰在領軍坐鎮罷。」徐如昌道。
「不是那個吳越國的中吳節度使麼?叫什麼孫承佑?」李景遂道。
徐如昌搖頭嘆道:「要真是他就好了,這個孫承佑本是應舉文人,善阿臾奉承之輩,於武功籍籍無名,也沒什麼本事。若是他坐鎮指揮,昨夜城便破了。可惜不是他,而是另有其人。一個讓我都頭大的人坐鎮於此,所以才會讓我們進展艱難,付出巨大的代價卻毫無建樹。」
「那是誰?誰有這麼大本事?」李景遂詫異道。
「殿下,臣說出來您可莫要驚慌。那個人便是楚國皇帝,李源。」徐如昌沉聲道。
「什麼?李、李源?」李景遂吸了口涼氣,驚道:「怎麼可能是他?楚軍不是還在宣和一帶作戰麼?他長了翅膀飛過
來的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