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衝穴小成

想不到林子寧也知道此中的原因,這城隍有些驚奇,遂又問道:“你如何知道此中緣故?”

林子寧回道:“小人喜歡看些鬼怪誌異的書,書上說神魂不穩的人易見陰司諸神,易被惡鬼近身。”

“那你可知自己為何神魂不穩?”

林子寧自然有些猜測,但是心中並不能確定,再者這猜測於自己而言乃是絕密,不可告與人知,便搖頭道:“並不知曉。”

聽得此言,那城隍並沒有再問,而是瞪大了雙眼,仔細盯著林子寧的頭上看,可林子寧頭上卻什麼也沒有,又叫林子寧轉了一圈,身後也是什麼也沒有。

這讓他又驚又奇,凡是人族,必有三魂,曰魂魄、生魂與覺魂。魂魄主宰人的意識,為主魂;覺魂主宰人的善惡,為守屍魂;生魂主宰人的壽命,為命魂,掌管七魄。人若死後生魂(命魂)會消亡,覺魂(守屍魂)還留在人間,魂魄(主魂)就依因果迴圈六道之中輪迴。

這個年輕人儀表堂堂,神志清爽,為何看不到魂魄在身?

城隍又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家住哪裡?”

林子寧道:“我叫林子寧,家住鎮海縣大元坊。”

“一個鎮海縣的人怎麼跑了這麼遠到了欒平縣來採藥?”

林子寧自然是不敢告訴城隍實情,倒不是有心欺瞞,而是一個縣城隍定然敵不住兩個金丹期以上的修士,而且眼下性命無憂,自己也有逃生的方法,到不急於一時。便回道:“乃是因為友人就在離此處不遠的地方隱居,我來訪友,故而來此地採藥。”

城隍還要再說,旁邊的判官卻道:“城隍大人,時間不早了,若再耽擱,今夜人的巡行就完不成了。”

城隍抬頭看了看月亮,又轉過頭對判官說道:“你且給他幾張守魂符。”

那判官聽了,從袖子裡掏出了五張符紙,讓隨行的陰兵送給林子寧。

待林子寧接了,城隍就說道:“日後若是夜裡再到野外行走,在胸前貼上此符就可穩住神魂,不讓惡鬼靠近。”

林子寧聽了忙躬身道謝,而後站到路旁,讓開大道。

等離得遠了,那判官突然拱手問城隍道:“城隍大人,為何要送他符紙啊?”

騎在馬上的城隍,身子不動,直視前方,平靜地道:“日行一善罷了。”心裡卻道,這年輕人有些古怪,且先與他結個善緣。

等城隍的陰兵隊伍走遠了,林子寧才將一張符紙攤開貼在胸前,其餘四張收在懷中,復又去挖千紅根。

等挖到丑時,身上的竹簍已經裝了不少千紅根,林子寧便不再採藥,而是去找一處適合修煉的地方。

於是林子寧揹著竹簍,飛身在樹林間尋找,找了約有一刻鐘,終於在一處被群山環繞的湖泊旁停下,這湖泊水域廣大,看著也很深,水汽氤氳靈氣充裕。

林子寧落在一塊背山面湖、兩側樹木林立的石頭上,解下揹簍,掏出水晶珠,脫衣盤腿入定。這樣的修煉方法,也不怪林子寧急於突破境界。

林子寧倒沒有急於衝穴連脈,而是不停地在丹田裡積聚真氣,等覺得腹內充盈,就知道差不多可以開始了。此時水晶珠周身金銀之色的光芒慢慢匯聚,紛紛捲入水晶珠內。此時正是六九相交、陰陽交匯的時候,林子寧立即引導真氣,衝擊剩餘的三經六脈。

這次衝擊剩餘的三經六脈,倒沒有弄出那麼大的動靜,疼痛感也沒有那麼強了。從寅時初到卯時末,兩個時辰間,林子寧就貫通了剩餘的三焦經、膽經和肝經,之前卻是有些杞人憂天了。

至此,林子寧在四天不到的時間裡衝穴三百一十八處,只剩任督二脈還未貫通。若等任督二脈貫通,則後天之人體可與先天之星斗相映襯,再依照太乙先天功的內景行氣之法,大小周天交替執行,則體內自生迴圈,外邪難入、內吸自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