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熱鬧、愛湊熱鬧,愛受人關注,這是人之常情。

但原本恐怖而悲傷的事情,竟變作一場鬧劇,劉君寶覺得按道理不應該如此啊。

那夥計說道郭奉官招魂不至便算結束了高/潮,後面大家如何反應、如何行動都無關緊要了。但是這夥計卻了不起,經他的嘴一講,花兒都開了。

等那夥計講完,看到少東家劉君寶也在聽著,心裡有些小得意,見劉君寶招手示意自己過去,更是有些喜不自禁。卻不想,走到劉君寶跟前聽到一句:“比起做夥計,你更適合去說書。”

看著少東家劉君寶穿過門廳完後走去,這夥計不禁在想,我是不是真的更適合去說書?

至於這夥計是否真的去做了說書先生,此後又有怎樣一番際遇,且不在此處說。單說劉君寶進了後院,來到後廳,就看到父親劉振平、大掌櫃公孫成和二掌櫃周貴坐在那裡,眉頭緊鎖,愁容滿面。

劉君寶問候了三人,剛要坐下就聽到前面在說昨天夜裡林子寧的事情。劉君寶哪裡能容別人編排林子寧,起身正要去說他們,就被劉振平叫住。

是啊,自己現在能聽到他們說林子寧,父親他們豈不是剛剛也聽到了黃龍驛站的事?為什麼之前不阻止呢?劉君寶看向劉振平,希望父親能給自己解釋一下。

劉振平沒有說話,倒是周貴解釋道:“不讓說,估計他們會被嚇壞的。”

哦,原來是這樣!無關緊要的事情,說啊、吵啊、鬧呀的,反而能讓他們忘掉緊要的事情。

這時,劉振平問劉君寶道:“你去縣衙報案,衙門裡可有什麼說法?”

劉君寶道:“他們說知道了,等縣令回來一定會如實上報,然後就叫我回來等訊息。”

劉振平道:“你不說,我也猜到了。”

劉君寶道:“父親,那子寧怎麼辦?”

劉振平知道自己兒子的性子,雖然平時有些頑皮,但本性善良,就是愛玩,與林子寧又十分投契,眼下林子寧出了事,他自然是關心則亂。但是人力有時盡,只得安慰道:“子寧吉人自有天相,你莫要太擔心,若是放心不下,就多替子寧祈禱上蒼吧。”

自己是不是吉人自有天相,林子寧並不知道,只知道高慶和李奇看著高深莫測,實則也是和自己搶食的,虧得自己早做打算,多做了飯食。

吃抹乾淨,李奇放下筷子,哈哈一笑,說道:“想不到你這小子,年紀不大,手藝倒不錯,你這一手紅燒鯉魚、清蒸鰱魚很不錯,草魚做的也好吃。活了幾百年,老李我也吃不過不少好吃的,你小子倒是能和大酒樓的大廚相比了。老高,你說是不是?”

自家人知自家事,自己的手藝如何林子寧非常清楚,只不過普通的家常飯,唯手熟爾,怎麼敢和大廚相比?怕是你們犯了事東躲西/藏沒正經吃過幾頓飯就是了。

倒是高慶還有些養氣功夫,淡淡回了句:“還不錯,能下飯。”過了一會兒,又添了句:“往後我們兩每日吃你一頓飯,若是米不夠,你就跟老李說。”

林子寧又能如何,唯命是從罷了。

吃過飯,林子寧將碗筷鍋盆都收拾了,就站到高慶跟前聽他安排。

高慶問道:“你懂藥理?”

林子寧道:“略懂一二。”

“跟誰學的,學了多久?”

“自己看書學的,遇到不懂的就問別人,學了有四五年了。”林子寧確實是自學成才,在興元府時,白一先生為他把脈施藥,見他有興趣,也教了他幾句藥理,後來就是林子寧自己看書自學了,還不僅僅是學藥理,連望聞問切就診開方的醫理也學了。

白一先生藏書頗豐,所學也駁雜,卻沒有正經教過林子寧藥理醫理,只不過林子寧遇到不懂的就去問他,每當林子寧有問題問他時,總能問有所得就是了,勉強能說林子寧自學成才。

聽到林子寧這樣回答,高慶止住聲,抬眼看了他一眼,像是在想自己能不能相信林子寧。又是李奇說話了:“你說你年紀輕輕的,做菜自學成才也就罷了,若是我不信,便是吃你幾口飯菜,也不至於毒死。就連藥理也能自學成才嗎?”

接著李奇又對高慶道:“老高,你想叉了,這小子就是一個西貝貨。指不定平日裡做了什麼壞事,得罪了店裡的夥計,他們昨天才把他推出來。既打發了我們,又除了一個禍害,一舉兩得。”

林子寧有心辯駁幾句,你們才是禍害,你們倆八輩祖宗都是禍害,但怕話一說出來,他們倆直接給自己來個痛快的,往生極樂世界去,那就真是阿彌陀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