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字真言不斷在無字玉璧上浮現,引得天音寺眾高僧矚目,然這便不算完。

李青雲眉宇疑惑間,直接使用了全部念力,霎時無字玉璧震動起來,整整金光出現,映照了李青雲,籠罩了整個山谷,且隨著金光普照,有梵音在山谷迴盪,空氣中好似有一朵朵金色蓮花在盛開,李青雲聽了沒有什麼感覺,也沒在意那些金蓮,到是那些天音寺的僧人卻好似見到‘如來’,一臉的虔誠,皆是席地打坐起來。

“佛光普照,地湧金蓮,李道友,真乃佛子也。”普泓上人神色震動,他是在這異象中唯一沒有打坐的僧人。

李青雲看了眼普泓,又看了看修行的眾多高僧,注目無字玉璧良久,道:“大師如果需要,我可以維持一段時間,不過,之後這無字玉璧上的佛字真言可能就再也沒有了。”

普泓上人一怔,臉上忽的露出笑容,道:“沒有了也好,沒有了更好。”

李青雲愣了一下,拱手道:“大師好心胸,不破不立,天音寺未來一定會更加輝煌。”

普泓上人搖頭,笑道:“輝煌不敢,能在亂世中留有一清淨修煉之地就好。”

李青雲輕輕點頭,也盤膝而坐,靜心維持玉璧釋放佛光。

三日後,山谷的梵音消失,佛字真言也不再浮現,唯有地上還留有一朵朵金色蓮花。

無字玉璧下,精神有些疲憊的李青雲說道:“方丈大師,得罪了。”

已經三天沒有閤眼,也沒有修煉的普泓上人依舊精神奕奕,笑道:“李道友請。”

李青雲點點頭,看向無字玉璧,他沒有使用佛家念力去接觸,而是以純精神加持口唸天書第一卷內容。

“夫天地造化,蓋謂混沌之時,矇昧未分,日月含其輝,天地混其體,廓然既變,清濁乃陳。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然天地萬物,皆有其相,眾生沉迷,惑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以為眾相故,心生三毒三懼三恐怖,不可久矣。

天象無刑,道褒無名,是故說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即達光明。持一正道,內體自性,天地以本為心者也。

故動息地中,乃天地之心見也。

故無實無虛也。

故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也。

故物不具存,則不足以備哉!......”

隨著李青雲口誦天書,他口中開始不斷吐出一個個天書金字,那金字衝入無字玉璧和裡面的佛家真言相撞,竟然是傳出陣陣巨響,連那無字玉璧都好似在震顫。

就在無字玉璧內光芒亂閃、異象紛呈的時候,天際忽然一聲驚雷,天空黯淡下來。

四方風雲滾滾而來,在無字玉壁光滑玉壁之上,從上到下,一點點如深深鏤刻一般,現出了一排大字,除此之外,更有無數金色古拙難懂的字型,如沸騰一般在玉壁金光紅芒間閃爍躍動,令人眼花繚亂。而那一排大字卻分明清楚,赫然正是──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看到前言,李青雲精神一震,眼睛一眨不眨盯著天書,旁邊普泓上人看著無字玉璧上浮現的不認識的古樸金字,內心一動,忽的明白過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怪不得自祖師後再無人能領悟新的內容,原來原本的樣貌早就遮掩,只是,祖師為何要如此做?”

普泓上人喃喃,李青雲記錄著天書,也還有精力分神道:“大師,此乃天書,非常人可以閱讀理解,稍有不慎就會走火入魔,而且對佛家而言,修心才是至理,若是天書一直存在,世人都去鑽研那修煉之法,天音寺只怕早就名存實亡了。”

普泓上人內心一震,雙手合十慚愧道:“李道友說的極是,我天音寺功法神通都是以心為修,沒有心,再強的修煉功法拿來又有何用,是貧僧著相了。”

李青雲道:“非也,大師能迅速明白其中道理,說明早已佛法通心,換做他人,只怕早已忍不住去參悟這玉璧上的天書了。”

普泓上人微微一笑,忽的神情嚴肅道:“李道友,你說這上面的是天書?可是魔教的聖典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