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川米拿出三個條形磁鐵,然後緩緩地讓它們的s級處在一個圓圈裡。過了幾秒,他說:你們看,它們是不是處於三力平衡的狀態?其實,我們以前提過磁鐵糾纏體,而這就是典型的一個。大家對三力平衡有什麼看法嗎?

六子風來就說:說起三力平衡就不得不想到物體的擺放。根本不同的形狀,有不同的擺放方式。物理學中普遍認為當物體靜止時摩擦力是等於重力的,然而我卻並不這樣認為。我們以前不是討論過形狀力,自然就相信它的存在。我們知道摩擦力是受物體的形狀影響的。物體的分形越多,摩擦力就越大。或許物理學家從來不認為形狀可以產生力,所以才一直忽視。關於形狀力是否存在,我不想再討論。我認為在靜止的物體中有形狀力、靜摩擦力、重力的三力平衡。

瑪格麗塔說:在看礦泉水時,我就在想浮力去哪裡了?總不能在水面水面上有物體才出現,而沒有物體時又消失吧!也就是說,礦泉水在靜止時也有浮力。這時,當然有摩擦力。但是,由於水分子具有流動性,就算與容器產生摩擦,也會瞬間避開。所以,水分子與容器之間的摩擦力是很小的。因此,可以忽略不計。

為什麼水裝進瓶子裡,就是瓶子的形狀?根據內接的選擇,只要物體的幾何尺寸小於瓶子,水就可以有無數的形狀。你可能說水具有流動性。我們知道水分子進行不規則的布朗運動,怎麼運動都是隨機的。難道沒有一種可能是某個時刻在某條線中水分子都是向上運動的,最終使得水面上的水分子躍出水面呢?其實,這是因為維持這種形狀消耗的能量最低。而能量不就是透過力來體現嗎?在靜止的水中,有形狀力、重力和浮力的三力平衡。

杜埃尼亞斯說:說起三力平衡,我就想起走鋼絲了。其實,走鋼絲最重要的是找平衡點。有人說,平衡點不就是重心嗎?其實這是錯誤的看法。重心的確是一個物體可以不倒的關鍵,也就是一個平衡點。但是,這是在沒有其他物體的情況下。在走鋼絲時,平衡點是在腳下,而不是走鋼絲的人的其他身體部位。無論什麼平衡,其實都不能離開重力。除了重力,還有動力。當然這時候少不了形狀力,不過這裡的形狀主要指的是腳的形狀。我認為只要速度夠快,步伐穩定有序而且連續。成功走完鋼絲就不是難事。。

水川米這時說道:我突然想起了鏈子。雖然鏈子的各個部分不是滿足三力平衡,但是平衡還是存在的。不然鏈子是無法迴圈轉動。

我的物理老師告訴我:學物理要多觀察和發現現象,至於理論還是慎重為好。我一直記得他的話,從來沒有忘記。觀察萬物是我的興趣,也是必須。在觀察的過程中,我的確收穫更多。我希望大家也可以像我一樣觀察,讓我們共同進步。在物理這條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