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一切物體發生變化的原因,硬度也不例外。就在一個月前,我看影片。

是個科普的,講紙片的。影片博主說,紙片可以切割物體。你們肯定無法想象當時我的內心有多麼震驚和不理解。

明明我用手一碰就彎,可是他怎麼能夠切割物體呢?就算是豆腐和西瓜瓤恐怕也不能切割吧。

懷著疑問我繼續看了下去。他說紙片被安裝到切割機的圓形架子上面,紙片的轉速達到每秒1200轉就可以切割物體。

由此,我就想到高空墜落的物體可以砸傷人。有個問題就是雨水從高空墜落,為什麼人沒有受到明顯的傷呢?

那些博士生用公式計算時,有的學歷低的就說你們淋過雨嗎?然後,就是他被他們集體無視和鄙視了。

是的,高空墜落物體的速度一定很大,動能必定很多。然而,大家忽略了水是液體。

大家都知道具有流動性,在墜落時流動性沒有消失。有了流動性,動能就被雨水分散釋放出去了。

至於雪花為什麼也不會砸傷人,我們下次再來討論。言歸正傳,運動可以提升物體的硬度。

那麼,具體情況是怎樣的呢?水川米問道我覺得沒有運動硬度。首先,我們要明白這是力的傳遞造成的。

紙片在不運動時去切割物體作用力是處在一個點上的,極其容易被分散。

就是力的傳遞被破壞了,導致作用力無法進入物體內部。勻速運動的紙片卻可以彌補這一缺陷。

一開始紙片的一點接觸作用力正要消散時,第二點的作用力就來了。隨著點的增多,物體的一點承受的作用力也在增多。

當這點的作用力超過它承受的極限後,相對平整的斷裂就產生了。這點處的斷裂造成力的傳遞被放大很多倍,有點像多米諾骨牌效應。

六子風來,我們知道紙片是被製造成圓形,但是它不是數學意義上的圓形。

也就是說部分邊緣沒有在應有的曲線片段上。紙片的兩個點很可能就會出現空檔,前一個的作用力很可能就會消散。

因此,力的傳遞就不會得以實現。那麼,為什麼紙片可以切割物體?其實,就是因為硬度增加了。

那,增加了多少呢?由速度決定。速度越大,硬度增加的越多。杜埃尼亞斯,刀背的硬度比木頭的硬度大吧,那刀背怎麼不能切木頭呢?

你們都只說了一半,而忽視了另一半。因為圓形紙片有細小的分形,又處於運動狀態。

當硬度增加後,紙片的這些分形就讓物體表面鄭佳了一些分形。這些分形比物體原來的分形大。

當紙片第二次經過時,這些分形被繼續擴大。而裡面的原因就是力的傳遞。

這就好像你稍微前後挪動刀就可以把一卷紙切開一樣,它是需要運動的。

其中的關鍵就是作用力沒有中斷。當然,運動硬度只是物體在運動時才有的。

一旦運動停止,運動硬度就會變成靜止硬度。。其實,我是想談論一下雪花為什麼不能砸傷人的。

但是,水川米說了下次。水川米,記得下次就說這個。瑪格麗塔,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