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是宮裡出了事!”

聆聽再三,我和趙錢孫幾乎同時嘀咕起來。

我深吸了一口氣,聽這鐘聲肯定是大事!

緊接著,趙錢孫雙眉擠蹙成一團:“這是喪鐘!”

宮內傳來如此頻繁的喪鐘,那便只有一個可能。

陛下……崩殂!

我頓時間愣住了,彷彿一瞬間感知不到炎熱,就連趙錢孫此時也表情嚴肅起來。

這一切毫無徵兆,只因陛下尚出壯年!

遷都洛陽以來,國師黃良一直身處宮闈之內,聽候差遣。

作為王朝之內唯一一位聖人級別的藥師,從他手裡煉出來的丹藥,絕非凡品,若非專供王室與少數貴胄,只怕從他手裡流出的丹藥會被世間修行者,乃至天下各路宗門勢力瘋搶。

有黃良這麼一位妙手回春的藥師鎮守宮內,陛下竟中天歲數崩殂,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

永盛三十二年,七月。

一個漫長的時代結束了。

大周王朝三百載長河中的第十七位君主就此落幕。

沒有飽受病痛折磨,更非宮闈內鬥與權力角逐,歹人戕害,僅僅是因為陛下生性暴躁,加之縱慾過度而猝崩。

周哀王享壽四十八載,在位三十三年,其在位期間因點烽火狼煙戲耍十八路諸侯,致使鼎盛大周遭受蠻夷東侵之禍,期間十六年諸侯征伐禍亂,王朝千瘡百孔。

而今陛下已去,不知王朝的光景會不會一年不如一年?

我偷偷心念了一句“興百姓苦,亡百姓亦苦”,可心裡還是不住地期盼著大周能夠重回鼎盛時天下來歲的場景,彼時的王朝國力曾是天下百姓的驕傲。

當書盟僅剩的這幫客卿都推窗張望和一臉疑惑的議論時,街道上開始陸陸續續響起快馬飛馳與急促的鑼聲。

馬蹄噠噠,踩踏在青石板上發出一陣陣清脆的響聲,鑼聲警示過後,便從街道傳來禁衛軍的喝令聲。

“陛下駕崩,天下同哀,東都百姓,速速披麻。”

如不是禁衛軍疾馳而過發出這道喝令,任誰也不敢相信陛下突然離世。

望著一閃而過,只能從書盟二樓窗戶窺到禁衛軍腦袋的趙錢孫,這時輕輕嘆了一口氣。

“哎,咱們這位靠扛鼎登上大寶的陛下,最終還是被溫柔掏空了王霸之氣!”

女人香,又被士子文人戲稱為溫柔鄉,趙錢孫這話其實是在暗諷陛下貪戀美色才落得猝崩的下場。

咱們這位陛下年少時頗為英武,當年可是憑藉過人的膽識在諸侯來畿都朝參時,將象徵王權的大鼎徒手舉起,正是有了舉鼎懾諸侯之功,陛下才在先王一眾皇子中脫穎而出,成為大周王朝的繼承人。

可以說,周哀王之所以能榮登大寶,完全得益於此次舉鼎。

故而在民間戲曲中有不少舉鼎奪嫡的曲目,由此可見陛下年輕時的影響多麼深遠!

可惜蠻夷東侵這個汙點,註定會伴隨陛下的逝去永遠載入史冊,成為大周子民永遠的傷痛。

聽趙錢孫說出如此大逆之言,我嚇出一身冷汗,趕忙上前關上窗戶,提醒道:“這話傳出去,要株連加連坐的……”

“可我說的,難道不是事實嗎?”

我被趙錢孫反問得無言以對,只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但是這種沙頭的問題,我是不願意再和他過多討論。

……

另一頭,陸堯對陛下突然駕崩的訊息並未驚訝,他表現得極為冷靜,冷靜到有些反常。

因為常年在山上修行,易點點對於陛下的逝世也表現得很是無感,只是與龜筮裡的幼蛟進行嬉戲的陸堯不同,易點點在得知陛下駕崩這件事後,特意席地而坐,在地上擺了一道卦。

我對卦象不是很瞭解,但以我對卦象陣型以及易點點的表情進行判斷,似乎並不是一個好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