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做就做,朱由檢讓吳三桂叫來劉大匠,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

劉大匠得了賞錢,心情十分愉悅,大方的提出幾種酒坊的想法,讓朱由檢選擇。

然後就讓一名工匠帶著坊民拆除廢墟,平整土地,為接下來修築作坊做準備。

這讓朱由檢十分滿意,自己只需要動動嘴巴,就有人為自己查漏補缺,安排妥當。

當然,前提是自己要付錢。

相比於冰冷的磚石,源源不斷的糧食最是吸引坊民們的目光。

他們神聖而貪婪的望著每一輛牛車,等到上面的糧食運進了坊裡的倉庫,才意猶未盡的收回了目光。

看那滿足的眼神,好像是隻用眼睛就將一車的糧食吃進肚子裡。

這也難怪,任誰一年吃不了幾頓飽飯,見不到一點葷腥,突然間就能每頓兩個大餅,一碗滿是油花的肉湯,一定是會很滿足的。

所以為了一口吃食,訪民們都拿出了十二分的力氣,只用了一天就將溝渠挖好了,速度之快,讓劉大匠瞠目結舌。

但是當劉大匠將半個月的工期,縮短到七天的時候,卻被朱由檢狠狠的痛罵了一頓。

第二天,張世澤就帶著錦衣衛勸說坊民們幹活悠著點,多休息,恨不得幹半天休息半天,這讓坊民們十分不滿。

在他們眼裡,每天能吃飽飯,賺到銅錢的活計,打著燈籠都找不著。

這樣還敢消極怠工,這不是臉都不要了嗎?

於是他們更加起勁,怎麼勸都要幹活,不讓幹就偷偷幹,為的就是不辜負朱由檢每天花費的糧食和銀子。

朱由檢知道之後瞠目結舌,他怎麼都沒想到,自己只不過是讓坊民們能吃飽飯,賺點餬口的銀子,他們就恨不得把命賣給自己。

這群坊民很真是既可愛又可悲。

但是重修坊道並非朱由檢所有的目的。

他向劉大匠下令,制定每天的活計,幹完就散夥,讓坊民們愛幹嘛幹嘛去,但是飯食照常供應。

於是坊民們每天上午就幹完了活計,下午繼續出去找活幹。

這讓朱由檢徹底認輸了。

好在在這股內卷狂潮之中,還有股清流。

法外狂徒張三撇著嘴大罵著一幫內卷的坊民,明明三天的活,他們居然一天就幹完了,害的他也不得不拼了老命。

更要了老命的是,里長為了懲治他,派他去填埋滲水坑。

張三隻得捂著鼻子,每天運著泥土碎石去填埋汙穢不堪的滲水坑。

連續幾天的勞作,溝渠已經挖好,原本破爛的坊道也清理乾淨,正在夯實土地,讓這條坊道重新變得平整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