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惠這幾天過得有些“幸”福,至4月5日後,再見到韋智傑已經是5月13日了。

和4月5日相比,一個多月不見,韋智傑的神色疲憊了很多。

5月13日當晚,她接到大伯劉君的電話,說韋智傑再次來魯省陽市,讓她準備接待,還是入住原來的酒店?

對於這個把自己變成女人的大男孩。

劉雅慧有著複雜的情緒。

5年前,自己15歲時,父親帶領遠洋船隊,做國際貿易。

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因為父親的對外貿易,很多貨物不是現結,所以欠了供應商的貨款,父親的船隊失事後。

雖然保險解決了大部分後續的事宜。

但是還有不少貨款需要償還。

為此母親出售了父親的貿易公司,還有家裡的物業,才填補了大半。

最後的100萬元,是找大伯借的。

外面的錢,雖然已經還清,但母親僅是一個家庭主婦。

欠大伯的這100萬元,幾乎可以說一輩子都還不完。

在魯省陽市,商業氛圍濃郁,商業規則背後,有非常多的門道,可以賺到錢。

其中一項,就是商業員。

滿十八歲那年,自己就曾向大伯提出想做商業員的想法。

被大伯臭罵了一頓,劉家的子嗣,還不至於卑微到那種地步。

而且大伯也沒說,要她們母女還那筆錢。

但是要強的母親,沒日沒夜的工作,無時不刻,不想還掉那筆錢。

專科畢業後,自己再次向大伯提出要求。

並威脅大伯,如果他不幫忙介紹,她就會自己出去找,被人騙了也無悔。

大伯無奈只好同意。

隨後的日子,她在大伯的公司裡,做一個小小的文員。

一邊賺取微不足道的薪水,另一邊等待大伯幫忙物色,或者在他身邊看有哪個老闆合適。

見到韋智傑是去年的9月9日,他第1次來魯省陽市尋工程產品原材料。

那天,正好是自己畢業後,入職滿2個月的日子。

第一次見到韋智傑,見到他高大的身材,帥氣,陽光,自信的容貌。

和前面兩個月,見到的各種形形瑟瑟的老闆相比。

韋智傑無疑要優秀太多。

但可惜的是,他只是一個職業經理人,並非老闆。

商業員的性質,其實跟銷售員差不多,也是透過服務甲方,促成訂單成交。

只是商業員需要付出更多,“員”可以看成“媛”。

懂得都懂。

這是在商業基礎上的加碼。

商業員與銷售員另一個區別,在於銷售提成上。

前者在超額之上有5的提成,後者永遠只有13。

超額的定義是,因為商業員的存在,使得甲方在同等條件下,傾斜超過同行的部分。

像4月19日的工程單原材料採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