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上午,韋智傑和張羽飛,黃滙豐等車間主管,認真的總結家居廠這段時間的工作。

會議上,黃滙豐發言。

“山水林溪專案的家居產品,涉及83.2萬個投影面積,約350萬平方米,按88%的利用率計算,相當於138.4萬張大板!”

“按韋總的安排,滬濤家居廠消化220萬平方米。粵省的代工廠消化115萬平方米,瓊省的代工廠消化15萬平方米。”

“按100元一張大板計算,每平方米是33元的代工費。”

“我們的生產全流程下來,工價是17元每平方,所以,人工工費花了7260萬。”

“工人的收益非常的可觀,就拿開料段來說,設定的是1.5元的均價。”

“按10條線計算,一條線可以開料22萬平方米,按1.5元的工價算。”

“22萬×1.5元=33萬元。”

“車間從9月22日開始生產,到11月25日結束,全程2個月3天。”

“拋掉休息日,滿勤算兩個月,相當於一個月有16.5萬的收益。”

聽到這個資料,在會場的眾人都神色複雜,他們做管理多年,從來沒有見過發那麼多工錢的。

以開料師傅劉偉來算,按規則他能拿60%,相當於9.9萬元。

這個收益簡直可怕。

雖然這是24小時,不斷趕工出來的。

但是哪怕分成3班,也有3.3萬元的收益。

韋智傑微微一笑,結果話茬道:“你們也別羨慕他們,按規定,我有3%的專案提成,我留下1%,剩下的1%分給全流程的管理,1%分給設計師團隊。”

“拋掉稅收,1%算下來有696萬,在座的各位,每人都能分到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

“也算是過了一個肥年。”

“感謝韋總!”

在場的不少人都感謝起韋智傑來。

他們從來就沒有奢望過,能有那麼高的收益。

韋智傑這段時間收益豐厚,他現在已經有些看不上提成了。

1%給全流程的管理。

1%給師兄師姐們。

提成按稅後696萬,再拋掉2萬套,每套80元的精繪費,共計160萬給設計助理。

15組師兄師姐們也能共分536萬。

平均每人35.7萬。

絕對是皆大歡喜的結果。

至於師傅戴永興和大師兄,大師姐,韋智傑另外給他們包紅包。

黃滙豐繼續道:“得益於韋總制定的誰省料,60%收益歸誰所有的規則,專案完結後,我們還剩下28336張大板,價值525萬6500元。”

“這部分板材,正好用來做外貿的回字形產品,雖然不是餘料,有些浪費,但是這是省出來的。”

“按全價算,也有40%的利潤。”

眾人點點頭,都有些佩服的看向韋智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