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韋智傑一臉輕鬆的離開。

蔡天明和蔡天星對視一眼,都暗暗鬆了口氣。

蔡天明感慨道:“韋總好厲害,剛才說到股權時,如果他直接邀請,我有90%的可能直接點頭答應。”

蔡天星也是點頭:“他已經把完整的商業模式說透了,可以說是一個必然成功的模式。”

“你有沒有發現,韋總似乎也是資訊化出身的,他的每一個規劃,都是用底層邏輯來推動上層建築。”

“嗯,我也有這種感覺,他這個模式簡直就是針對裝修公司的陽謀。”

“大家都是10萬的成本賣13萬,他突然參與進來,為裝飾公司提供3萬元的家居產品,然後裝修公司也只賣3萬。”

“一個13萬裝修,另一個16萬裝修,卻帶著價值6萬的定製家居產品,相當於為業主用3萬元的成本,買到6萬元的產品。”

“可以說,70%的業主都會接受這種方式。”

“於是,a裝飾公司參與了,那麼b裝飾公司也得參與進去,否則,就拿不到單。”

“而一旦形成了壟斷,拿到了入口的流量,那背後的寓意相當可怕。”

蔡天星又點點頭道:“客戶雖然是裝修公司的,但是完成家居服務時,卻是在直營店裡成交,如果這個時候,引導客戶到商城。”

“為客戶提供一些新居所需的商品,只要價格合理,大機率就會形成粘性。”

蔡天明認同道:“因為有家居產品的服務落地,只要產品的質量和服務到位,就能和客戶形成初步的互信。”

“而客戶一旦與平臺形成互信,在信譽不垮掉之前,粘性幾乎是引流客戶的百倍。”

“而且只要平臺的商品,不斷的滿足客戶的需求,這幾乎是穩定的客戶源。”

蔡天星一臉的複雜,他深呼吸了幾口氣問道:“你覺得這個專案如何?”

蔡天明沉思了一下:“明天先看看他所說的佈局情況如何,如果真實度有80%,我覺得可以加入。”

蔡天星點點頭。

蔡天明又道:“其實我們創業,同樣只是負責技術部分,前端的運營和推廣我們不專業,也沒有資源。”

“10%的不稀釋股權,這個利益已經足夠大了。”

蔡天星嗯了一聲,兩人都不再說話,在涼亭裡默默的沉思。

韋智傑這邊,他嘴角上揚回到了白樓的大廳坐下。

他不急著邀請蔡家兩兄弟,而是讓他們思考清楚。

一方面,他有絕對的自信,他們不會拒絕他的邀請。

另一方面,他也有自己的考量。

蔡家兩兄弟是跟著雅迅電商從小做起,經歷了起步,發展到壯大的過程。

他們最清楚一個完整的商業模式,所代表的寓意。

這是必然成功的,只是成功的規模和大小而已。

他也不怕他們抄襲,因為做it的都是底層資料,決定上層建築的邏輯。

他們現在沒有底層資料。

現在搭建也晚了,而且家居圈裡,有網際網路思維的,在2008年幾乎沒有。

家居上市潮要到2018年後。

整整十年的代差,哪怕是家居國內第一品牌的亞派家居,現在也只是工廠+門店的模式。

對於龐大的服務平臺+電商+製造+門店的模式,如果韋智傑沒有後世十四年的記憶。

他也是兩眼一抹黑。

一旦知道必然成功後,蔡家兄弟估計所想的就是他們如何參與,他們在裡面所擔任的角色而已。

所以韋智傑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