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十九回 東籬把酒黃昏後(第1/2頁)
章節報錯
烈日下,一片剛經歷戰火的灘塗,周圍混戰的軍卒已經各自退卻,七零八落的丟下很多屍體。幾條野狗正到處流蕩,不時拖扯著地上那些碎肉。破爛的號旗躺在地上,殘留著血印的足跡,到處是捲了刃口的刀劍,斷落的槍桿血跡斑斕,無聲的述說這裡悲壯的故事。
一條身著皮甲匍匐在地上的身子,手指忽然動了幾下,接著整條手臂晃動,在地上摸索。那旁邊的野狗,掃了一眼,繼續埋頭啃食。“哼!咳咳!”一陣響動,這地上的身子坐了起來。就拾起地上的臘杆斷槍,“呼”的一聲,對旁邊野狗掃過去。那野狗被驚走,地上的身形也慢慢吃力地半蹲,佝僂著逐漸站立起來。他柱著斷槍木杆,一步一步地禹行,翻動著地上的屍體。
夕陽西下,他翻動醒了幾個受傷的人。包紮之後,相互攙扶著,緩慢艱難地走出這片河谷。夕陽下,倒映在河水裡的那群身影,很是悽清。一陣風吹過河面,人影變得模糊不清了。
“將軍,那邊山丘背後,我們可歇息一下?”是名腹部受傷的兵卒,面色蒼白。
“嗯,尋避風之處,稍事歇息。”那身著皮甲的將軍,回頭打量一下週圍,赫然是高泰雲認識的宇文胄。
這群受傷的人,緩慢靠近山丘,轉到山丘背後。
“誰?”宇文胄大喝一聲。
“別殺我,是我!”山丘後一道身影出現。
“青唐城主?”宇文胄皺了一下眉頭。
原來,此人是青唐城舊土司唃廝囉政權的大隴拶。宇文胄此行奉命率隊護送此人,助其返回青唐城收攏舊部。誰知道,青唐諸羌寨已經另立土司,正是此人的三弟邦闢勿丁咓知,人稱小隴拶。其派瞎藥、雞囉、喇嘛鹿尊等洮州舊地三萬羌人,在湟州設伏宇文胄的兩千宋軍。
原來,今年閏九月,羌人首領欽氈等部落密謀起事,企圖奪回青唐,山南諸部亦起兵響應。青唐宋將王贍派兵將其殺散,斬殺欽氈等九部首領。不久,羌人峗部首領籛羅結率本部番民,聯合西夏軍十萬餘人,進攻湟州。宋將王愍率兵固守。此事朝中尚未得到訊息,宇文胄部已是直接投入羅網中伏兵敗。
今日上午,經過一番苦戰,宇文胄所部宋軍盡戰損,羌人呼嘯而去。
宇文胄眾卒見到大隴拶,也是一肚子氣。這根過氣的瓜蔓,差點沒把他宇文胄害死。要不是命長,十八年後就要成冥府好漢了。眾人抬頭看著他,那大隴拶也是尷尬的諂笑。
“沒受傷就好,我們休整一下,商量下一步如何,這空手返回是不可能的,敗軍必然被正軍法,我等需要自救才是!”宇文胄也化解尷尬,招呼坐地上。
“是的,是的,我也沒想到父親另外立了我三弟統領諸部,不過我在青唐依然有舊部,我們需要繞過湟州,進入青唐城附近。”那大隴拶道。
“好,我們進青唐城城,去聯絡鄯州王將軍!”宇文胄暗道,王將軍雖然被圍,但宋軍守城應該是可以的。
實際上,鄯州王贍見番民紛起,感覺在羌地四面受敵,遂主動放棄青唐城,兵歸宋境,只是西北諸軍尚未通傳。宇文胄讓人收拾一番,大隴拶熟悉附近方向,指引小路繞行,一路晝伏夜行,眾人直奔青唐而去。
小秦嶺朝陽峰附近的東峰,壁立千仞。山頂已有一處法壇,高三丈,方圓丈餘。這法壇後部,有道高丈餘的石門,裡面是一個高泰雲發現的溶洞。經過高泰雲仔細探查,此峰內溶洞順山而下,穿越五峰,蜿蜒崎嶇,在南峰半山腰的天池而出。洞內石鐘乳頗多,眾多碗口小的洞口在五峰絕壁,實在是不可多得的洞天福地。北峰山麓深潭旁邊,築有一處道宮。玄門數名弟子已駐紮在北峰,平日此處道宮炮製藥材,玄門凌雲真人擅長符篆醫病,廣收弟子授醫,他的名氣逐漸在周邊四縣傳開。
此時的高泰雲,攜帶兩名弟子進了常農縣城。那名儒邵伯溫對他印象特好,每日授他各類排易卦演天象的術語,邵敏丫頭偶爾會出來奉茶在其父側,打量著這個年輕的少年。
“邵師,學生有禮了!”高泰雲在後堂對著邵伯溫施禮。
漢唐宋以來,尊師重道是人之根本。常言道,一徒半子,收徒也能養老送終的。
“泰雲不必多禮,快來,今日為師為你說一下這歸藏易。”邵伯溫笑眯眯看著高泰雲,他很欣賞這好學少年,聰穎早慧。其家世是天南豪門,聽聞其父以前曾是一國之主,深得蠻夷之心。
“雲哥哥,你又帶什麼吃的來啦?”一名嬌憨可愛,面容姣好的少女疾步過來。正是邵師幼女邵敏,邵伯溫對女兒的那點心事,豈能不明白。正是如此,他才把這少年每日招呼到府中教導,未必沒有考察之意。
宋朝趙佶未登基前,朝廷對民間女子婚嫁和繼承財產已有律法規定。女子十三歲須嫁,超齡罰款。女子有繼承父親財產權利,除了田產不繼承,父母家中的所有部曲、商鋪、藏銀、房屋和牲畜等都需要分給女子大部分。“戶絕”之家的宗女,可以分得四分之三的家產。所謂“戶絕”,是指家中沒有男丁,只生育有女子的家庭。但是南宋時期,過繼的男子也享有成年後分家產財的權利。邵敏已有長兄三人,她這種情況依然可以分得家財的三分之一。北宋時期中產之家嫁女,風俗是厚財出門,以防男方夫家輕視女子。周邊蠻夷常言道:“中原人破家嫁女!”實在是因為,女子嫁妝至少是百貫起步,官府和世族對男女婚嫁有補貼,合約數十貫的樣子。而像邵師這樣的大宋名門,嫁女子備錢財至少數千貫。宋代的銅錢購買力,兩千貫合約後世的一百萬元左右。普通農家都是指腹為婚,以縣衙和家族補貼成婚。但是,大宋官職重文輕武,男子如果是文人考取了功名,就會是女子爭嫁物件。有很多家有巨資的名儒商賈家,其女子超婚齡待閨,寧願繳納罰款,也要捉到金榜題名的金龜婿。是的,沒聽錯,是派家丁去圍捉中榜的文人,搶鑽石男成婚。宋代蘇軾的兄弟,嫁女賣出唯一的上等良田九千六百餘貫,又東拼西籌,花了大半家財,總共相當於後世的五百多萬元,方把女兒嫁出去。見人就訴苦,說是破家出嫁了。高泰雲家世顯赫,如果能結受此人,倒也是門當戶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