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東昇,金波洶湧,陽光照在玉柱峰頂山石上,給人一種振奮鼓舞之氣。

那塊數百丈的平地上,正立著一道人影,看著那朝陽。

兩隻金雕在空中飛翔,忽而升入雲霄,忽而下落在山峰間穿行。

“啾!”雕聲響徹雲霄,那人整個身子突兀騰起,竟然在離地兩丈有餘的空中,如柳絮飛飄。

只見他飛行數丈,如同樹葉緩慢落地。

驀然人影一恍,他左跨半步,身形右晃,猛的又是一停,全身滴溜溜打個轉兒,卻向後平空掠出五丈餘。

這人輕身功夫避實蹈虛,只見他雙足虛空再蹈,盤旋而落,眼看又將追上青蝠。

“哼!”他發出哼的一聲,不待雙足落實,一頓足跟,又前竄出三丈開外。

身形下落之際,又雙足快速虛空踢出,整個身形登時如箭般掠出,飄飛出二十餘丈,方才盤旋落地。

此時才看清,原來竟然是名猿臂虎腰少年,只見他身穿紫色八卦袍,腰配寶劍,那劍柄鑲嵌著一顆炫目的紅色寶石。

此人正是高泰雲,他剛才練習的功夫,以皇甫靖點撥的輕身訣竅,融合了凌波微步的步伐。

他剛才那套輕功,能在空中連續飄動數十丈,高泰云為之取名“凌虛御風”,須以精純至極的陰陽二炁才能施展。

“啟稟大篆師,青州來訊,發現大理國太子,正打聽掌教你的下落。”一名佩劍的玄門少年上了峰頂,跑過來遞上鴿信。

“好的,我知道了,通知其他人,今日啟程,去太行山太初壇,為大長老授篆!”高泰雲抬頭看了下天空,去九玄洞尋皇甫靖同行。

唐代道篆有七階,正一、洞神、高玄、升玄、洞玄、三洞、大洞。

而玄門道篆品階,按照天南大理國玄教法典的官階,掌教高泰雲屬於正一品。

玄教正一品是紫虛籙,高泰雲規定只傳授掌教一人,位列天師,掌管萬眾生死,濟世度鬼。

其下有正二品洞經籙,目前得到授篆的是其師兄石泰,位列玄教大長老,司職藥籙部。

正三品是天雷籙,目前得到授篆的是其師侄薛道光,位列玄教長老,司職雷符部。

正四品是威劍籙,目前得到授篆的人,是其天南三十六名親傳弟子,位列玄教護法,司職冥符部。

正五品是法劍籙,目前得到授篆的是多,是其中原七十二名親傳弟子,位列玄教壇主,司職功符部。

正六品是玄盟籙,目前得到授篆的是人,其五百名外門弟子,位列玄教巡使,司職劍符部。

玄門官階,受大理國和天上神仙承認,等級森嚴,不允許以下犯上,以盟誓入玄門,背盟者魂飛魄散。

高泰雲的玄教,本要求初門不可頓授神職。

但是這皇甫靖特殊,此人的功力修為,玄門內目前無人可敵,只不過他清淡名利,隱世修行。

高泰雲熱情邀請,皇甫靖實是另有打算,因此一口答應。

當皇甫靖提出,要天雷琴鎮守總壇,高泰雲明白了,這老頭看上了他的這把上古神農琴。

高泰雲不是一個吃虧的人,他很大方地明說,這把天雷琴是鎮教神物,自己得紀國後人囑託,尋回此琴就是要放回騰越府。

皇甫靖看他不願意把天雷琴老實交出,就說玄門中原法壇缺少人鎮守,我老頭子不辭辛苦,總得有個酬勞,平日不愛錢物,只愛彈古琴聽曲兒。

不管皇甫老頭如何說,高泰雲就是不答應給琴,後來經不住老頭問,他說了原因。

這天雷琴威力巨大,他本來是要拿去對付仇家,那慕容復和佛門高手功力高絕,沒此琴他拿什麼去同高手硬抗。

皇甫靖內心震動,沒想到這小子拿著琴,果然是要去造殺孽。

他有心強奪,又怕後患無窮,這小子敢硬碰慕容世家和佛門,必然有手段。

只好對高泰雲說,用皇甫家族的功法交換。

高泰雲心道,我神功絕學無數,哪裡需要功法換神物,他直接掏出凌波微步,讓皇甫老頭看,問老頭家傳功夫是否有這類功法。

皇甫靖看了那凌波微步背後的字,才明白這玄門掌教的師承,他明白逍遙宮的高手甚多,不想豎此強敵,也不再強求要天雷琴。

他只要高泰雲承諾,不用天雷琴胡亂殺人,可以贈送輕身口訣。

高泰雲氣息悠長,皇甫靖觀他身形步伐,明白此少年下盤穩。

可惜修了玄功,空有寶山,卻不懂輕身之術,正說到了高泰雲心痛之處。

每次被人打得九死一生,要是習有輕身術,也不至於狼狽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