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帝有詩云:“皇隆戲玉柱五星浴河,天降五老近我來歌。”詩句中的唐皇五老山玉柱峰,在永興軍路的東華山。

宋初時此地,有伏羲《河圖》與大禹《洛書》問世,假託陳撰暗藏後天八卦,成為為道家名山。

此刻的高泰雲正在空中,御雕順河而行。

金雕白日不喜穿州過府,總是遠避人群城市,居然被風吹得迷路,把他落在東華山。

高泰雲留有前世記憶,曾想學習師門堪輿,旅遊過不少玄門的名山大川,到過此處玉柱峰。

永新軍路玉柱峰,距離陝州朝陽峰九十多里,金雕一個時辰可以到達。

他站在峰頂,看著周圍奇峰霞舉,玉柱孤標秀,蒼黛蔭峰,雙瀑飛揚,感覺鬱悶的心舒緩不少。

來了此處歇息,心情好了不少,看來也是天意。

玉柱峰絡群山之表,周邊有九泉十二洞,峰谷間掩隱六十四觀,山勢嶙峋巍立,秀甲陝晉。

峰頂有數百丈的平臺,雙鵰和鳴,盤旋峰間。

高泰雲在雲門山,被慕容復打落青州雲窟,一直耿耿於懷。

他自覺神功初成,去挑戰南慕容之前,雄心萬丈。

沒想到慕容復只一掌,就差點要了高泰雲的小命。

望著手裡這天雷琴,若非福大命大,在雲窟被琴身擋住,可能已經摔成肉泥。

他坐地上,默運神龍蜇冬訣,以九玄參合功撫摸琴絃,琴音發出的聲音,如情人呢喃。

那雙鵰居然同時飛入雲中,又同時從雲中俯衝到玉柱峰平臺,落在他身畔,相互摩挲。

高泰雲的心裡,想起了前世妻兒父母,也想起了如今的倉皇南顧。

琴音突兀飛沙走石,他當日在靈鷲山,睡在中嶽峰洞府的夢境,很多都浮現出來。

“啾!”一聲雕鳴,高泰雲清醒過來,他暗道差點走火入魔。

回頭看那雙鵰,其氣勢萎靡,已被天雷琴的音波所傷。

高泰雲慚愧,這天雷琴實在威力巨大,不分敵我。

他掏出止血藥,喂兩隻金雕吃了,撫摸著金雕,坐地陷入沉思。

“福生無量天尊,請問道友從何方而來?”一聲道家問語,驚醒了他。

“天上!”高泰雲隨口而答。

他抬頭看了一下,原來身前有一位老道士,紫髯蒼髮,神姿飄逸。

“福生無量天尊!玄門掌教凌雲子,路過寶地,驚擾之處,還請見諒。”他趕緊起身,稽首施禮。

那道人卻沒有做聲,只雙目緊盯著地上的天雷琴,已經面容驚駭。

“此神龍天雷琴,從何而來?”那道人驚歎問道。

“上古天雷琴為玄門鎮教神物,來自海中蓬萊仙島。”高泰雲見此人神態,既然其認識天雷琴,他就不想過多解釋。

“觀道友的金雕為琴所傷,可否留此處,容我金針施救,聽奏一曲療傷?”那紫髯老道說。

“喔?如此多謝師兄!”高泰雲此刻直接稱呼師兄,老道點了一下頭,認同道派也是玄門。

道家是本土教派,源於春秋時的方仙道,屬諸子百家之一,崇拜諸多神明,主旨濟世救人和追求長生。

玄門也是本土教派,遠追上古黃帝,問天鑄鼎求丹,傳世三千七百餘載,歷經無量劫,融佛道魔三派功法,水火互濟,證道成仙。

魔派功法,是運三昧真火行周天,飛昇成真仙。

道家歷代,以體內真火煉丹,返太虛,屬於修仙功法。

佛經裡藥王菩薩,燃身供佛的咒語,也是修仙功法。

上古術士煉炁煉丹,薪火相傳,歷史悠久,逐漸分玄學和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