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三十八回 北風無量潛龍城(第1/3頁)
章節報錯
高泰雲在遼澤多日,向耶律阿果獻艾草驅蚊時,提議想為部落戰死的勇士設壇。為遼人解除九幽痛苦,順便在遼國行商求生,阿果讓他自行擇地。
耶律達實帶著高泰雲,到遼國周圍檢視地脈,高泰雲選中了中京道興中府的柳城。
他在南北雙塔附近集市,設佈告招收民力,在契丹族冷陘山脈東段南麓的天闕峰,建玄門無量宮。天闕峰在柳城西北,高數百丈,為遼西險峰之一。
柳城為舊燕的國都龍城。鹹康八年,燕國皇帝慕容皩遷都,都城由棘城遷移到了龍城。
關於這龍城,高泰雲記得去年在陝州,同邵伯溫討論過一本故事大王,那是宋代人流行的穿越小說,名《太平廣記》。
這部宋代紀實文言文小說,有作者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十餘人,奉宋朝皇帝趙光義之昭令編纂。
皇帝下令寫小說,必須有得寫好,就算沒月票,也得認真寫。
那《太平廣記·卷第三百二十八·鬼十三·慕容垂》記載,貞觀十九年二月,高句麗攝政王弒主虐民,唐太宗以此弔民伐罪,從洛陽親率六軍,北征遼東。行至定州時,唐太宗碰到一件怪事,竟遇兩百多年前的皇帝,正是那後燕皇帝慕容垂!
兩位皇帝跨越二百五十年邂逅,這件事說與大眾百姓而言,只不過是個穿越故事。
但到對於高泰雲來說,卻知另有玄機。
高泰雲前世師門,是蜀地玄門小派,但是望山尋脈斷氣定穴也都有據可查,查閱的當然就是《玉髓真經》和歷史傳記。
如同《太平廣記》這卷書,所記載慕容垂的穿越小故事,則是明明白白地指示後代風水師,燕國皇帝慕容垂,在參合坡兵敗後,就葬在定州。
而高泰雲隨師公堪輿過一些山勢,知道帝王大多講求龍脈定穴。
他特意到宋遼邊境定縣城外,設多個歇腳棚,在城西尋得一處高地附近開茶馬鋪。
高地前方,距五百米處,有個亭子,亭子地基下就是處寶藏,為宋初秘藏舍利的淨眾寺地宮。
這個位置,聽聞同宋初慕容延釗有關,邵伯溫說慕容將軍為高僧代奏舍利事,請定州“淨眾寺”的名字,讓高泰雲才想起師公說的事情。
此處本是定州商人的田產,是那豪商李敬千的菜園子,捐贈給僧人修地宮,其兩百米外,就是中山靖王墓。
然而,只有高泰雲師門明白,這個中山靖王墓是假的,後世還有貢院在靖王墓附近。
因為他師門秘語,特意記述了定州龍脈,“龍城王,墓中藏,假王真帝秀才望”。
那靖王墓中葬的人,實為燕帝慕容垂。這座墓冢很大,是重達數十斤的石磚砌築而成。封土高七米,周長數十米。
慕容垂這墓園有近百棵蒼柏,蔽日遮天,園內也是青石鋪地。四周墓誌碑刻林立,陳列著自北齊以來的經幢和碑記近百通。
高泰雲藉助邵氏的茶馬隊,不斷調集各壇親傳弟子,向這定縣的茶馬鋪靠攏。
本來他不想去惹慕容復,可是慕容復派人來殺他。
這讓高泰雲很不解,因此他北上遼境,就是為了尋找李滄海做靠山,那慕容復的老子慕容博可不是善茬。
如今李滄海沒找到,高泰雲只好在燕國龍城舊地柳城,準備伏殺來遼地的慕容後人。
因此,他在燕人龍興之地和心傷之地,都預備伏手,要熱情接待慕容皇族的人。
柳城的北塔有地宮,他前世來過,知道塔底留有經幢,而且是燕國皇帝慕容氏建的塔寺。
雖然這南北雙塔外形成集市,人山人海,地宮有高手護衛,但高泰雲打聽到,慕容家族每年有人來,到這中山龍興之地拜祭。
慕容氏起兵遼地,定都城選址不同。前燕定鄴城,後燕定中山。
除晉朝遠遷吐谷渾的西北慕容旁支,歷代慕容帝王遵從祖訓,嫡系皇族死後,歸葬遼西龍城。
鮮卑慕容皇家的定規成例,至少也要有衣冠冢,慕容垂也概莫能外。
當然《資治通鑑》記載:“章武王宙奉燕主垂,及成哀段後之喪,葬於龍城宣平陵。”
實際是那章武王慕容宙掩人耳目,把慕容垂假靈柩運回遼西,埋葬成“衣冠冢”,除慕容世家嫡系和少數風水師,普通人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