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密旨(第1/2頁)
章節報錯
院外,春雨濛濛。
千萬條雨絲細如牛毛,於天地之間飄蕩。石徑旁,殘花落了一地。
兩人並肩走著,柳如顏身上這件道袍本就潮溼,她索性站在傘側,讓半邊肩膀露在外面,任憑春雨溼了衣衫。
沈晏初睨了一眼,暗中靠近她,將手中的紙傘微微傾斜。
雨水淅瀝,順著傘面描繪的丹青傾瀉而下,好似一簾銀瀑,而那纖瘦的道童,站在二十四骨竹節傘中,不染分毫細雨。
庭院深深,燈火熠熠。
沈晏初一襲寬衫道袍,更襯得身旁的小道童嬌小玲瓏。點點泥花點綴衣角,青苔依舊滿地。
轉過一方硃色亭臺,前面就是京兆尹的院落。
扣響門欄,院門應聲而開。
但見京兆尹髮髻未散,外衫一絲不苟地穿著,正好從裡頭走來。
柳如顏揉出一抹笑:“所以,姜大人是打算出門來著?”
“不不,本官正準備歇下,不曾想真人會親自登門。”
柳如顏懶得與他兜圈子,她繞過姜文卓,率先走進屋內。
姜文卓杵在門口,他扭過頭,望著她進屋的背影,總覺得這道童有點不大對勁,尤其是她早上說過的話。
莫非,她知道了些什麼。
屋內。
柳如顏與姜文卓相視而立。
京兆尹姜文卓,與劉尚書、陳大人、楚大人一同侍奉聖上,都是大周朝廷的肱股之臣,掌握京中要職。
柳如顏當先開口:“自從老太師壽宴以來,齊家就風波未平。諸如珍寶被盜一事,恐怕也是出自姜大人的手筆,果真是一場好戲。”
“你胡說些什麼。”姜文卓不由擰眉。
不愧是執掌京城的官員,姜文卓轉頭看向沈晏初,沉聲問:“真人。小徒口出狂言,竟敢汙衊朝廷命官,難道真人就這樣放任不管?”
沈晏初淡定無波,嗓音卻如千里冰封,萬里冷寒:“本徒的話還沒有說完。”
於是,柳如顏接著道:“當晚壽宴,在場的有七個人接觸過玉印。小道在此且詢問一句,大人平時有佩戴玉石的習慣?”
“自然是有的。”
“既如此,大人應該知道,玉石觸手生溫,可偏偏到了精通古玩的丘家主手上,他說了聲,玉涼。小道以為,玉印在姜大人手中時已經被你掉包,不僅如此,大人熟知京中名匠,做出來的贗品足以以假亂真。”
“黃口小兒!”姜文卓似笑非笑,“鳳啟之也碰過玉印,為什麼不說是被他偷的?”
“鳳老一心向道,權利、金銀、酒色,對他來說不過只是世間俗物。但姜大人卻不同了,輔佐兩任帝王,此次犯險,恐怕也是為了宮裡的那位。”
她語出驚人:“姜大人奉應皇命,小道說的可對?”
“你——”姜文卓臉色突變,就在不久前,他被符太后暗召入宮,令他尋回前朝遺落的傳國玉璽,以鞏固天子政權。
思及此,他不以為然地笑:“你說本大人偷盜珍寶,也不過只是你的片面之詞,有何為證啊?”
柳如顏不答反問:“難道大人不想知道,劉尚書他們因何而死?”
姜文卓喉頭哽住,選擇沉默以對。
她長長嘆了聲氣,方而說:“壽宴當晚,除卻姜大人以外,還有幾人作為內應,那便是劉尚書、陳大人和楚大人。只是萬萬沒有想到,赴宴當天你們共謀此事,楚坤會在途中生變,將竊取到的玉印私自藏了起來。”
“你知道藏在哪了?”姜文卓突然問。
“看來姜大人也很想知道真相。”
“本官心繫玉印被盜一事,自然關切!”
這便是不打算承認了,柳如顏也不急,睨向窗外的夜色:“是燕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