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林遠聲音落下,片場裡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事情,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放到了林遠身上。

這是開機第一場戲,大家還沒有進入拍攝狀態,過程中多少會出現一些小失誤,這都能夠理解,可誰也沒有想到,第一次NG竟然來得這麼快。

從場記打板到導演喊卡,中間一共不到十秒鐘的時間,甚至連鏡頭都還沒有給到演員,這時候喊卡,不是明擺著給他們一個“下馬威”嗎?

就在片場裡一些劇組人員抱著這樣想法的時候,林遠從監視器前面起身,走到剛剛那名負責特寫鏡頭的攝影師面前:“攝影老師,你的鏡頭先不要急著給到演員,先從店鋪裡的環境拍攝,然後在菸灰缸這裡停留一秒,最後站在這裡給演員特寫”

林遠用手比作攝影機鏡頭,一邊說著,一邊給攝影師示範著推拉運鏡的使用。

影片的開場畫面,對於整部電影來說極為重要,開場畫面展現的是整個影片的基調,透過簡單的畫面語言,就能讓觀眾知道這部電影的題材、型別以及影調,同時透過環境和人物形象之間的衝突,使得角色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

聽林遠這麼一講,攝影師周通也是一下子反應過來自己的失誤在哪。

攝影師周通直接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略帶抱歉地說道:“不好意思林導,我太著急把鏡頭給到徐爭老師了!”

林遠點了點頭,也沒有說什麼。

有大咖明星出演的劇組就是容易出現這種問題,就像之前在拍攝《功夫瑜伽》的時候,哪怕林遠已經是頂流明星,可一旦有他跟成龍大哥同時出現的場面,鏡頭還是會傾向成龍更多一點。

把鏡頭給這些大咖明星是沒什麼問題,可林遠拍這部電影的目的是為了講好《藥神》這個故事,而不是藉助徐爭的名氣圈一波票房。

哪怕今天開機第一天一場戲都沒有過,林遠也不會降低自己標準。

在給攝影師講完問題所在後。

林遠再次回到監視器前坐下,等著各部門回到各自的位置。

寧皓坐在一旁,饒有興趣地打量了林遠兩眼。

他跟徐爭對於林遠的演技一直都十分放心,但對他作為導演的能力,卻不得不心存疑慮,所以兩人才會掛名監製,就是想到時候拍戲的忙著點林遠。

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林遠作為一個演員,整體的鏡頭感竟然一點也不比尋常導演差,一針見血,直接找到了問題所在。

剛剛要換做是他的話,他也會喊卡,但並不會在第一時間喊,而是等這場戲走到一半的時候,再把問題給指出來,不過這都是他拍攝這麼多作品之後的經驗之談,像林遠這樣第一次執導電影,不僅能找出問題,而且還能當場指出問題所在,這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第二次拍攝繼續,林遠緊緊盯著監視器。

有了上一次的經驗後,這一次的拍攝明顯就順利了不少,然而好景不長,沒過一會兒,問題就出現了。

“卡!燈光組怎麼回事?”

林遠皺著眉頭,將目光看向了片場裡的燈光組:“這大白天的,你屋子裡弄這麼昏暗幹什麼,分鏡頭指令碼上是這麼寫的嗎?”

燈光組的人低著頭,小聲抱怨起來。

而燈光組的組長則是小跑到林遠面前,解釋道:“林導,不是說這戲的影調比較沉重嗎,我們想著把環境光線弄昏暗點.”

林遠不等他說完,開口斥責道,“你就說分鏡頭指令碼上是怎麼寫的?有讓伱們把燈光調暗點嗎?”

一個三十多歲中年男人被林遠這二十出頭歲的年輕人呵斥,還是在自己擅長的專業,燈光組組長的臉上頓時有些不好看了,哪怕他也知道這是他們燈光組的錯誤,沒有按照分鏡頭指令碼上的要求打著燈光。

要換作其他導演,他現在早就認錯了,可偏偏說這話的是林遠,這樣一個從沒有過執導經驗的新人,這讓他如何能夠服氣?

見燈光組組長不說話,林遠沉聲質問道:“燈光有多重要,不用我說吧?你現在把影調弄這麼沉重,等後面劇情轉折的時候,你再拿什麼來體現主角程勇內心的掙扎?”

佈置燈光的目的,就是為了營造氛圍和情緒。

除此之外,燈光還有三個作用,那就是控制反差、顏色和亮暗。

一個導演想要把故事講好,除了在畫面語言上表達要清晰外,燈光同樣不可忽視。

例如在青春愛情電影裡,畫面低反差,高亮度,以及溫暖的色調,都在營造浪漫溫馨的氛圍,反觀懸疑電影,即使是白天,也要高反差,低亮度,冷色調,營造緊張的氛圍。

這足以證明燈光在電影拍攝中的重要性。

而《我不是藥神》這樣一部基於現實的劇情片,對於燈光的要求自然也是更為苛刻,燈光必須得圍繞著主角程勇的心路歷程發生轉變,林遠為此提前準備好了分鏡頭指令碼,結果人家燈光組根本不用,這如何能不讓感到生氣?

隨著林遠說完,寧皓這時候也站了出來,於情於理,顯然都會站在林遠這邊。

“老王,把你那些小聰明全都收起來,都給你分鏡頭指令碼了,按照上面老老實實調燈光就行,別耽誤大家拍攝。”

被寧皓這麼一說,燈光組組長有些無地自容,卻又無法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