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一曲入夢(求月票,求追讀)(第1/2頁)
章節報錯
韋佳輝拍攝的原版《和平飯店》,雖然風格濃郁,堪稱是少數香江西部型別片的經典,但實則票房並不高。
屬於叫好不叫座的型別。
或許也有導演過於沉醉於‘表達’,而忽略了觀影體驗的緣故。
而有楊壽進行‘魔改’的和平飯店,不僅換上了一個背景,並且還將展示‘時代’,列為真正的主題,而並不是體現人物的悲歡。
這樣的影片,放在香江或許依舊不太討喜。
但放在修行世界,獲得‘認可’幾乎是必然的。
修行世界裡,總是有一些‘必火’規律是可以總結的。
其中打造一個新穎的‘世界觀’‘文明背景’,屬於‘必火’的頭幾把交椅。
當然,世界觀的構架,文明背景的設定,需要表現的‘水到渠成’,並且能夠邏輯自洽。
不是隨便腦殼一拍,粗製濫造一點對現實的歪曲與改變,就能稱之為新的世界觀、文明背景。
其中差距,大概就像流浪地球和XX堡壘之間的不同。
用大量閒暇時間鍛鍊的楊壽,當然也不會錯過任何與他有關的劇情點。
幻境徹底穩定之前,他絕不會輕舉妄動。
在熱鬧的聚會上,第一次遇見‘緋聞女友’,聽著女人耍賴皮,甚至是蠱惑其他酒店員工為她‘作證’。
楊壽扮演著‘殺鬼王’,表現的居然意外的格外柔軟,預設了女人的碰瓷行為,讓她這個老闆娘的身份,逐漸被坐實。
或許是因為本就被對方吸引,又或者真的是因為對方身上,還有著另一個女人的影子。
楊壽沒有沉溺到殺鬼王的情緒中去,他只是在扮演著他。
有時候,甚至只是單純的,將一切的情緒發洩,交給記憶。
這是一種比較省力、方便的‘表演’方式。
當然,如果長期依賴這樣的‘表演’,真實的演技就不會得到多大的提升。
現實裡有很多演員,雖然演繹了很多電影,卻始終拿不到影帝,就是因為他們過渡依靠角色記憶,而不會主動發揮。
有了第一次見面,就很快有了第二次見面。
隨後就是一起參加舞會,一起在和平飯店內閒逛,一起坐在沙發上,看著落日緩緩的落下,世界由白天的熱鬧喧譁,轉變為夜晚的百鬼夜行。
遠處的街道上,還有身穿警服留著小鬍子的男子,揹著桃木劍,拎著符咒,孤獨的在百鬼夜行的街道上巡街,保護著一方百姓,不在深夜受到鬼怪的騷擾。
透過二人的視角,和平飯店裡的一層層細節,都開始展現。
從電影的角度出發,這部電影也是在這個時候,真正開始‘昇華’。
而從幻境的節奏上來說,這屬於二人的情感,開始逐漸從陌生走向熟悉,從原本的遙遠,走向接近的過程。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和平飯店,完全展現了什麼叫做‘世界縮影’‘文明創新’,對另一個世界的人而言,都能稱之為‘新奇’的視覺體驗,放到了修行世界的人們眼中,那就屬實是一個巨大的寶庫。
其中可以挖掘的東西,可太多了。
湯池文化、酒桌文化、唱K、滑冰、跳交誼舞、電子音樂、吉他、鋼琴···這些對修行世界的人而言,都實在太新奇了。
何況還有一些客人們,隨口蹦出來的成語、詩詞,唱出來的歌詞,更令不少觀眾聽了之後心癢癢,直想一探究竟,瞭解全篇。
這種開放式的挖掘,就像很多人,第一次看哈利波特時的心情。
對於西方國家而言,魔法···講述魔法的故事、電影,從來都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