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江陵府篩選騎軍的事情,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遠在一千多里外的臨安,月底的大朝會,也拉開了帷幕。

從江陵趕往到臨安,將近一千七百多里的路程。

王堅帶著一百騎兵,押解著三百多名金軍的俘虜。

擔心中途出什麼變故,每個俘虜一日兩餐,只給一碗粥和一個炊餅。

王堅他們騎馬,俘虜們只能靠腳走著,每日還保持著百里以上的速度。

其實,王堅有些小心過度了,這是在大宋境內,一群被打掉了威風和銳氣的金國騎兵而已,能活下去是他們唯一的奢求了。

行走七日之後,王堅算算時間,像這樣走下去,至少還要走十天才能到達臨安。

王堅就讓副將押著俘虜慢行,而自己帶著五名騎兵,快馬先行向臨安報捷。

因此,緊趕慢趕的,在正月底的大朝會前,王堅一行到了臨安城外。

其實,半夜就到了,先到城南“敦武軍”的大營歇歇腳,簡單一頓吃喝,還抓緊時間睡了一覺。

天矇矇亮的時間,王堅再次起來,帶著五名騎兵,有意不換衣甲,“風塵僕僕”地向臨安城門疾馳。

“捷報,捷報——江陵大捷——”

離著城門還有一段距離,王堅就命令五名騎兵,一起高喊報捷的聲音。

大清早的,聲音傳出去多遠,也驚動了守城的軍兵。

只是他們有些不知所措,似乎從來就沒應對過這樣的事情。

還是一名在軍中待了多年的老卒,趕忙提醒大家。

“快,快讓出道來,他們要到金殿報捷的。”

守城的軍兵,趕忙讓本就不多的進出城的人,先在一旁等候,將城門內外的區域清理一空。

王堅他們很快就到了,穿城門而過的時候,還故意停了一下。

“好讓臨安軍民得知,“敦武軍”郭默郭都統,在江陵城外大勝金軍騎兵,斬首兩千餘。江陵大捷——”

“江陵大捷——”

“江陵大捷——”

有宋一朝,雖然士大夫的統治階級,對金國向來卑躬屈膝,以求苟安。

但是,民間百姓卻始終飽含著“仇金”的思想,聽到是對金軍的大捷,自然是群情激奮。

“大慶殿”的朝會,已經開始進行了。

正月裡,也沒什麼大事。

地處江南,既不用應對冬寒,也不是洪澇的時節,南宋軍事雖弱,經濟卻異常發達,老天賞飯吃,又不用擔心飢餓之苦。

禮部尚書程珌出班奏表。

“啟稟官家,有金國使節到訪,言道金國鄧州駐軍,有五千騎兵在訓練之時,誤入兩湖地區,已經有一月有餘。”

““忠順軍”都統孟宗政,帥軍阻了他們的歸途,因此金國來使拜請官家,給“忠順軍”一道旨意,令其放金軍北歸。”

“哦,還有這事兒?朕怎麼不知道?程卿是怎麼處理的?”

官家端坐在龍椅之上,故作驚訝道。

“老臣告知對方,朝廷並未收到訊息,這就稟明官家,派人核實。”

程珌四平八穩地道。

“史相以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