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龍居,育英堂。

過了正月十六,育英堂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重新有了上課的老師和學生。

授課的老師,原本計劃讓岳母馮衡來做,等真正開課的時候,卻換成了一位男主講,“妙手書生”朱聰到了。

這樣的替換,更符合郭默內心的設定,小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啟蒙,還是男老師更好一些。

像後世,低齡的孩童上學多是女教師,難免讓所有的孩子們,不自覺就缺少了“陽剛之氣”。

聽課的學生,如果不計算時不時過來搗亂的郭逸、郭襄兄妹,正式的學生有四人。

六歲的郭平,五歲的陸秉、楊過和葉風。

葉風就是郭默五師弟葉瞿的兒子,跟陸秉和楊過同歲,不過生於臘月,是他們三人裡,年齡最小的一個。

葉瞿正在西夏跟封戈做搭檔,“桃花島”這裡要給孩子們啟蒙,郭默自然也就想到了離此不遠的嘉興。

等郭默派人去接小葉風過來的時候,沒想到自己的二師傅,“妙手書生”朱聰也跟了過來。

如此正好,連教師的問題都解決了。

而且,朱聰還是一位有“教學經驗”的,早在大漠“七賢莊”時,就已經辦過學,這次也算重操舊業了。

現在是南宋後期,孩童啟蒙的讀物“三百千”已經出現,倒不需要郭默再做一次“文學大盜”。

上次在黃鶴樓那一遭,郭默情急之下,盜用了後世天朝太祖的“菩薩蠻”。

被老程珌拿回去後,立刻找人裝裱了起來,就掛在他們家的大堂。

不知道是為了顯擺,還是真的是在為郭默揚名,時不時就請一些朝中重臣,到程府做客。

被掛在顯眼位置的“菩薩蠻”,自然也是每次宴請時主要的話題,在老程珌的添油加醋之下,郭默已然成了大宋的“文曲星”。

可惜,除了這首“菩薩蠻”,再也見不到郭默有其他詩詞傳世,漸漸地就有人對“菩薩蠻”的出處,產生了懷疑。

為此,官家趙擴卻是“醋海翻波”,自己是官家,又是郭默的親老子,居然都沒兒子的一副墨寶。

大年初一的晚宴上,趙擴硬是逼著郭默,當著那麼多人的面,要求給自己寫一首應景的詩或者詞,。

說什麼,自己回臨安之後,也好替他這位燕王殿下正正名。

趙擴這一提議,立刻得到了眾人的響應,尤其是親眼見識過郭默,一揮而就寫下“菩薩蠻”的那幾位。

哈吉更是殷勤,迅速取來了紙和筆,被郭默狠狠地瞪了一眼。

“你小子是不是訓練量不夠啊?這是收了一個白眼狼徒弟嗎?”

氣氛都烘托起來了,大過年的,郭默也不想掃眾人的興致。

只是按官家所說,還要應景,且又並不能在宋以前的詩詞裡找——咱們的燕王殿下,當然不會真傻到自己去寫。

再次化身“文抄公”,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凌青閣內,炭火如春;凌青閣外,碎瓊亂玉。

不知何時,天空中竟然飄起了小雪。

此處雖然是“桃花島”,自然也不可能有四季常開的桃花,反倒是凌青閣外,幾年前被郭默種上了幾株紅梅。

迎著新春的風雪,庭院中的紅梅,開得正俏。

“哎,關鍵時刻,還得求助咱天朝的太祖爺啊——”

“哈吉,給師傅倒酒——”

思慮已定,郭默也耍起了派頭。

原本趙擴提出來要詩詞,也就是那麼一說,他是清楚郭默整個成長環境的,都沒怎麼正經地讀過書。

那首“菩薩蠻”,也許真就像已故的陸放翁所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